五月经济超预期:投资凶猛 工业回暖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潘沩
宏观经济正在以超预期的速度走出危机。虽然国家统计局最终数据并未发布,但一些研究机构前瞻预计5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可能达到8.9%,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要到32.9%,社会消费品零售名义增长也会超过15%,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会到-1.4%,但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仍然较大,可能在-7.2%左右,而新增贷款会超出之前的预计,达到6645亿,而M1同比上涨18.69%。
地产商投资凶猛
如果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9%,略高于前四个月的30.5%。
由于到前五个月,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得益于政府基建项目的增加。所以,这一增长是否能持续,业界并没有统一的看法。
6月5日,在出席“2009中国信托高峰论坛”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在演讲中明确表示,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会明显高于第一季度,重要的原因即为,投资拉动效果会明显增加增强。现在来看,基础设施投资、前期的投资主要是土地开发。土地开发,投资量大,形成的投资增长比较明显,但是形成的订单少,对企业生产的拉动作用有限。但在土地开发完成之后,随着工程建设活动的加快,各种订单就会明显加快增长,投资对整个工业和其他产业的拉动,会明显表现出来。
国泰君安分析师王虎则表示:“去年中央政府提出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地方政府配套,有说是18万亿计划。目前的一个问题是,这个计划很难完成。地方政府历年都没什么盈余,去年收入下滑,很多投资没钱启动。”
王虎认为,5月25日,国务院降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反映了一个现状:很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投资主体缺乏启动资金,即使能从银行贷到款,后续资金很难落实。这给下半年的经济增长带来不确定性。
然而,房地产行业表现亮眼,在美林证券亚太区经济学家陆挺看来,房地产将成为金融危机以来,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
“五月份,各房地产厂商毫无疑问的加码了。”6月9日,刚从内地调研回港的陆挺清楚地告诉记者:“从我的调研来看,很多户型好的房子都已经卖得差不多,市场上供应量很少。接下来,有的地方,新房供应量会断货。对于地产商来说,现在最重要最直接的是,从前停工的复工,在建设的加快进度,新项目开工。”
五月份,房地产交易复苏态势明显,房地产企业抢地的苗头重现。五月,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新房成交环比量价齐升。北京和成都的成交均价也在上升。有的城市成交均价上升幅度达10%。
5月21日,富力地产(2777.HK)以10.22亿元的高价将北京的广渠门外10号地收入囊中,成为北京市实施土地招拍挂制度以来,成交单价最贵的土地。6月7日,万科(000002.SZ)公告,五月斥资23亿,连拿6块地,均位于二线城市。
陆挺预计,房地产行业五月的投资同增长超过10%。去年七月开始,由于奥运因素和金融危机,房地产投资增长有大幅的下降,今年七月,房地产行业会有明显的基数效应,投资增速将大幅上扬。从现在开始到今年年底,房地产的拉动作用会很明显。
工业超预期复苏
而之前一些机构预测的工业增加值增长较低,几乎都不会超过8%。而工业增加值,恰恰是这一系列宏观数据的焦点。
交通银行研究部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表示:“CPI的跌幅和我们的预计比较一致,PPI的跌幅为7.2,超出我们的预期,近期大众商品的价格在上涨,我们本来认为会较上月收窄。物价的形势不是特别糟糕,通缩没有大家预想的严重。大家关注的还是工业增加值。如果工业增加值恢复很快的话,二季度的经济增长将超预期。”
陆挺也表示,如果工业增加值为8.9%,考虑到去年三四季度的基数效应,按现在的势头,今年经济增长保八,问题不大。
唐建伟和陆挺均表示,五月跟去年同期相比,少了两个工作日,这对消费上涨有贡献,但按以往的经验,对工业增加值会有负面影响。
因此,陆挺对工业增加值的预测为7.1%,比四月下降一点。他也提到另一种可能:“但去年有地震,就不那么好评估。也有可能国家统计局,把工作日的调整算进去。剔除这个因素后,是8.9%。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一数据跟市场的预测非常接近。”
此外,五月发电量同比下降3.5%,也是各业内人士对这份数据尚有存疑的原因之一。一位宏观分析师向记者表示:“上个月,发电量同比下降4.3%,而工业增加值7.3%,当时有人质疑这两个数据之间的矛盾。从历史数据看,发电量和工业增加值的相关度是很高。五月比去年少两个工作日,发电量的跌幅只收窄了0.8个百分点;而8.9%比上月的工业增加值高出1.6个百分点,就更说不过去。”
上述宏观分析师坦承:“今年以来,各企业去库存化做得比较好。但工业增加值,应该是按生产法来统计。企业卖出存货,不会提升工业增加值。”
M1上升18.69%,高于四月同比增长的17.48%。
连平表示,二季度回升已是铁板钉钉,因为工业增加值达到8.9%这样一个高的水平,二季度的GDP会比一季度高出一个百分点,达到7%以上,很可能在7.5%以上,或者更高。这种情况下,随着经济回升明朗化,适当有一定的物价上涨预期,对经济是有利的,毕竟眼前还是负增长。有通胀预期,对于维持经济的回升,保持经济较高的增长,我认为短期内是有利的。
(本报记者胡婧薇、刘晓童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