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奥巴马不惜长痛博短利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9日 11:21  投资者报

  Michael. Boskin

  投资者报(记者)现在评价巴拉克?奥巴马总统执行和拟议中政策的全面经济效果还为时尚早,但初步的解读表明,奥氏政策是在以长期的代价换取短期的收益。奥巴马政府利用危机氛围推行一项再造美国经济的宏大计划,涉及从汽车到金融服务到医疗保健、能源和收入分配等各方面的问题。

  开销大浪费多

  奥巴马把7870亿美元的财政刺激计划外包给国会,不出人们所料,把持国会的大佬们又在计划中塞入了笼络人心的社会工程及好处费。

  几个月后这笔巨资只花掉了4%~6%,联邦政府因此把一腔怒火统统发向州政府,比如要求加利福尼亚取消对某些工会工人的小幅工资削减,或者放弃价值70亿美元的刺激资金(事后干预合同关系,执行工会要求是本届政府的新特色)。

  防止取消抵押品赎回权的救济计划起步则更加迟缓。该计划可能碰到很多困难,比如怎样在不造成拖欠大幅增加的情况下,重做拖欠的抵押贷款。

  因此这份刺激计划是一次开销巨大、但浪费严重的机会。相反,奥巴马本可以暂停征收一年的工资税,这样可以迅速把钱直接放进民众的口袋里,并降低企业的裁人需求。

  而实际情况是所得税、资本收益税和股息税显性增加, 总量管理等制度隐形增加能源税。

  奥巴马的战略似乎是“喂饱政府”(该理念与里根总统某些顾问提出的减税“饿死政府”的理念针锋相对),也就是启动大规模开支计划并向民众隐瞒其真实的成本。

  巨额的赤字最终会导致类似于欧洲国家的高额增值税,或者导致每人缴纳的所得税大幅飙升。

  美联储在奥巴马就职前把联邦基金目标利率降到了零,并启动了力图恢复信贷市场的多项计划,但取得的效果参差不齐(商业票据工具发挥了作用,而其他措施在启动时似乎没有取得那么乐观的效果)。

  美联储的独立性是其抗通胀信誉的关键所在,而能否在未来几年大规模通胀压力抬头前,支持美联储收回流动性将是奥巴马面临的关键考验。

  信贷市场变数大

  奥巴马政府似乎也在转向管理衍生品和规模过大无法倒闭的金融机构。美国确实需要建立更大的衍生品交易所,现在场外衍生品市场的规模远大于交易所场内衍生品市场,更高比例的衍生品交易应当进入这个交易所,而不是由买卖双方进行场外交易。

  现在和将来任何规模过大而无法倒闭的机构都需要筹集充足的资本(规模越大资本要求越高),并执行持续性的实时风险监控措施,但执行这些措施时我们需要的不是专横的微观管理。

  令人遗憾的是,奥巴马政府在策划克莱斯勒破产过程中把工会利益放在担保债务持有人之先的决策,可能会撕裂信贷市场的基本体制。而美国蒂莫西?盖特纳备受质疑的银行“压力测试”有其一定的道理(尽管你可以辩称足够可怕的假设场景没有进入到压力测试,或者与银行谈判的内容过多)。

  要想确定银行持续性盈利业务的留存收益,及其筹集私人资本的能力能否使他们的有毒资产随时间的流逝而下降,那么就很有必要确定可能的损失。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则有必要采取更为严厉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我支持盖特纳与私人投资者合作处理银行有毒资产的做法,因为私人投资者比政府官僚更具备商业决策能力。但美联储收购有毒资产的无追索权的低息贷款,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激发参与者的抢购。

  银行是否愿意以够低的价格出售有毒资产,以吸引私人投资?这样做是否会迫使银行更多减记账面价值,导致银行实行信贷定额配给,从而危害实体经济? 还在存疑中。

  巨额赤字:长期的痛

  奥巴马在国际贸易中还没有人见人惧。他在预选阶段是出了名的保护主义者,声称要单方面改写《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不过,虽然他在当选后继续采取相对缓和的政策,但他甚至都没有费心去争取快速贸易促进的权力,更不用说为多哈回合全球贸易谈判注入生命力了。

  奥巴马计划的绝大部分已经付诸实施。不幸的是,这些数字不能累计,而且联邦政府债务爆炸和政府低效的微观经济管理为未来经济发展埋下了两枚定时炸弹。

  奥巴马要靠高开支、高赋税和债务爆炸支撑其长期预算计划,这将对私人企业、州及地方政府和发展中国家在资本市场的融资产生挤出效应。奥巴马将增加6.5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超过了从乔治?华盛顿到乔治?布什的以往历届美国总统发行国债的总和。

  即使在经济恢复正常、金融援助计划资金收回和美军撤出伊拉克后,奥巴马也很难削减巨额赤字,这根本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美国经济今年底和明年可能会恢复增长,特别是有了所有这些货币和财政刺激就更是如此(经济增长开始时可能较为缓慢,而后在慢慢没有刺激政策的情况下逐渐转为强势),但这样的经济发展仍然离不开政府的救生措施。隐而未答的问题是奥巴马在多大程度上愿意推动美国经济向欧洲式社会福利国家的方向发展,他要怎样支付这笔开支,以及会导致多少长期的经济损失?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