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调油价不能投鼠忌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7日 00:57  华夏时报

  吴君强

  国内成品油价格6月1日再次上调,意料之中的调价,却是风波不断。早在5月27日,中石化负责人就暗示油价会上调,但随后,发改委负责人说端午节不会调价,小长假刚过,油价上调成为现实,发改委则澄清:从没说过近期不调价。一次简单的价格调整,演绎出口水官司,其中,决策层欲言又止、左顾右盼之状值得玩味。

  近几个月来,国际油价节节攀升,发改委3月25日最近一次调价时,国际油价是每桶53.98美元,到了5月末,国际油价每桶达到66美元左右,平均涨幅超过22%。根据新颁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即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所以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并无悬念。

  本次调整国内汽柴油涨幅都不足7%,幅度远远低于国际油价的涨幅,很显然,尽管资源定价市场化的目标很明确,但出于现实考虑,决策层有点投鼠忌器,显得畏首畏尾。首先,当前整个宏观经济刚刚企稳,正在复苏的关键时节,油价的上涨对企业的生产成本形成直接冲击。刚刚能“缓口气”,马上又“受煎熬”,企业承受压力,有损市场“信心”。而当前又是夏收和夏种的高峰期,油价上涨导致农产品种植成本增加,农产品的价格随之走高,这有可能为通胀埋下隐患,这点,决策层也颇为忌惮。

  于是,我们看到的是,在“保八”的重任下,油价调不调?如何调?决策层心态矛盾而焦虑。

  资源价格市场化,是中国必须选择的方向,不要再拿“美国油价比中国低”来说事,中国没有条件重走美国的高消耗之路,世界的资源也无法支撑一个13亿人口大国的铺张。正视资源的稀缺性,转变高投入高消耗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寻求行业升级,发展低消耗、新能源产业,是应对之道。另外,中国资源价格与国际接轨,也是避免国际市场恶炒“中国因素”最有效的杠杆。

  中国成品油价格彻底市场化,还需要打破当前的资源垄断格局,让更多的民营企业有机会介入产业,配套的改革还需要很多,但既然选择市场化的大方向,就该义无反顾,如果一路优柔寡断,甚至再背上一个沉重的“政治任务”,改革会走得很累、很慢。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