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菱中国:关键时刻又在纠结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6日 12:25  中国经营报

  寇建东

  在“广丰恋”终成正果时(5月21日,广汽实现对长丰的收购),“新长丰”中的第三方三菱汽车却陷入了沉默,直到十天后的6月1日,从三菱汽车日本总部传来的消息表明:这家最早来到中国内地市场的日本汽车企业,至今仍处于左右摇摆的处境。

  其实,更为“可怕”的是,三菱汽车在华命运似乎并没有掌握在自己手中。

  含混不清

  “三菱汽车对按照中国汽车产业政策而进行的广汽、长丰之间的合作表示尊重。 广汽在中国汽车业是一家非常著名的成功企业,我们认为这将为长丰汽车的事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6月1日,在广汽与长丰汽车签订重组协议后十天,三菱汽车日本总部终于以书面的形式回复了《中国经营报》记者的采访。

  “三菱方面很重视,所以答复都是总部那边亲自敲定的。”三菱汽车在华公关机构特意向记者强调道。但这份书面回复毫无新意,字里行间,除了类似上述的官方表态外,就是诸如“三菱汽车将在尊重此项基本政策(指中国政府推进企业间兼并重组)的基础上,就如何长期在华发展具有三菱特色的本地生产合资业务以及进口整车业务进行讨论”等这样含糊不清的表述。

  事实上,在广汽以10亿元人民币取得长丰汽车(600991.SH)29%股权后,此前参股长丰汽车14.59%的三菱汽车已退居至第三位。面对合作伙伴发生如此重大的股权变更,三菱汽车在新公司中的走向,无疑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

  对此,三菱汽车回复说,“三菱汽车将朝着继续保持(与长丰汽车)合作关系的方向,与合作伙伴进行讨论。”而对于外界有关“三菱与长丰技术转让协议将于6月份到期”,“三菱将与广汽新组建一家合资公司”的传闻,三菱只有一句话,“三菱对于猜测性报道不做评论。”

  “三菱汽车肯定不会退出,也不会和广汽重新成立新公司。”有长丰汽车高层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维持现状,将是三菱汽车的选择,“三菱很快就会(向长丰)投放一款新车。”

  左支右绌

  长丰汽车公布其2008年年报显示:公司2008年实现营业收入47.08亿元,同比增长3.23%。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1亿元,同比下滑23.44%。公司SUV 销售平稳,全年实现整车销售2.68万辆,同比增长4.05%。但这一增幅远远低于去年全国SUV 24.83%的增速。

  而长丰汽车公布的今年第一季度季报更“惨不忍睹”。其主要财务指标均远远低于去年同期水平。第一季度净利润只有1413万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近90%。

  面对如此业绩的合作伙伴,三菱汽车缘何还要死死抱住不放?

  其实,这主要是因为三菱在另一合作伙伴那里日子也不好过。

  如同和长丰的合作并不愉快一样,东南三菱的业绩也好不到哪儿去。2008年,东南汽车的中高级轿车戈蓝仅销售4234辆,同比下降56.76%;中级轿车蓝瑟也只销售15479辆,同比下降37.24%;相反,东南汽车基于三菱技术打造的自主品牌东南V3却取得了连续8个月单月订单破5000辆的不错业绩。

  对这样一个前途不明的合作伙伴,三菱显然无法从之前与长丰的合作关系中抽身而出。

  个性使然

  虽然三菱汽车也坚称“把中国定位为重要的战略市场”,但到目前为止,三菱汽车并未就自己的在华策略做出相应的调整,而是左顾右盼的等待合作伙伴下一步的动作。如此“消极”的态度正是这家日本车企的个性使然。

  在所有日本车企中,三菱算是较早来到中国市场的,其与长丰汽车的合作也已长达13年之久,难怪长丰汽车在此次与广汽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时曾表示“只要是对长丰发展有利的事,三菱都会支持”。但在对华合作模式和战略布局层面上,三菱汽车却不断痛失好局。

  据曾给长丰汽车做营销策划的业内人士介绍,自上世纪90年代到2004年左右,三菱汽车一直死守技术转让这一单纯的输出型战略,先后与长丰、东南和哈飞等进行合作,该阶段的基本特点是以发动机技术加部分产品贴牌形式为主。

  而即便是单纯的技术输出,三菱汽车也有所保留。2008年10月,增资东南后的三菱汽车在福建推出了其首款MPV车型三菱君阁(Zinger),但三菱却已经让这款车提前三年先在台湾投放。“我当时就说,你(指三菱汽车)应该先投放内地,那样可以以低成本的配套提供给台湾。”回忆起那段往事,前任东南汽车董事长凌玉章仍忿忿不平,“三菱还是(规模)小,总是怕自己的技术外泄。但它似乎又总是喜欢炫耀自己的技术实力。”

  自相矛盾的三菱在另一个合作伙伴长丰身上,同样表现出这样的性格。在与长丰汽车成立对等股比合资公司一事迟迟无法推进时,除了在国内销售情况并不好的帕杰罗V73和V77以外,三菱汽车一直未向长沙方面投放新车型。而利用长丰汽车现有的生产线投放最新的帕杰罗V97简直易如反掌。举棋不定间,三菱错失了中国SUV市场井喷式增长的大好时机。

  如今,产业整合的机会又摆在了三菱汽车面前,但这次,三菱能把握住自己的命运吗?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