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通用能否东山再起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3日 03:36  金融时报

  记者 莫莉

  在经历了连续多年的亏损和市场份额的萎缩之后,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恶劣环境终于把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以下简称“通用”)逼入绝境。北京时间6月1日晚8时,通用宣布进入破产保护程序。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工业破产案,与全美第三大汽车制造商克莱斯勒申请破产保护仅相隔2个月。

  关于通用的坏消息还不止于此。6月1日道琼斯公司表示,作为具有83年道指成分股历史的老牌公司,通用将失去道指成分股身份,取而代之的是高科技公司思科。而根据通用破产文件,通用这个曾经的“赚钱高手”早已负债累累,目前通用汽车负债高达1728亿美元。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通用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汽车巨人败得一塌涂地?

  专家表示,从通用自身的角度来看,导致通用陷入绝境原因有三。第一,通用品牌庞杂,形成庞大而低效的营销网络,导致管理困难和低效。从1908年最初创建通用以后,通用在扩建品牌方面“决不手软”。这些庞杂品牌不仅定位互相交叉,市场相近,产生内耗,并且在管理上容易“各自为政”,使得资源无法有效整合。第二,通用在设计理念上决策错误,导致竞争力渐失。通用过度追求大马力,这在全球油价不断攀高的情况下显然不合时宜,由此市场占有量不断下降。最后,远高于日韩等竞争对手的劳工工资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这也令通用不堪重负。

  从外部原因看,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美国身处危机的漩涡中心。由此导致美国经济出现深层衰退,作为美国工业代表的汽车工业随之深受其害。这是压垮通用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历史原因来看,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汽车业就已埋下企业结构调整、成本、产品,制定新能源战略、工会弊端等深层隐患。在此后的20年中,这些隐患并未得到根本的治理和清除,最终导致当前美国汽车业四面楚歌,各大汽车业巨头也身陷泥潭。

  有分析师表示,通用作为全美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其被迫走向破产保护之路,或将意味着美国汽车业霸主地位由此走向终结。按照美国联邦破产法第11条,通用进入破产保护程序之后,其将在未来60天至90天内完成破产手续。包括卡迪拉克和雪佛兰等优良品牌和优良资产将从原通用汽车公司中分离出来,形成一个新的通用公司独立运作。而庞迪克、土星等不良品牌和负债将清算出售。由于美国财政部此前注资及将注入的301亿美元资金,美国政府将获得60%的新通用优先股。在通用进入破产程序当天,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6月1日将是通用汽车史上重要历史时刻,标志着老通用终结、新通用的开始。

  关于新通用公司前景,部分经济学家看法乐观。其主要原因是,在破产法庭中,通用将除去自身的债务,以及部分经销商、工厂等无法继续承受的元素,将其中一些好的品牌,比如雪佛兰、别克、凯迪拉克、GMC等重新组成新的通用集团。“轻装上阵的新通用公司将更具竞争力,”有专家表示,其盈亏平衡点降到每年销售1000万辆的水平。而此前,通用汽车年盈亏平衡点超过1600万辆,降幅超过四成。

  此外,《华尔街日报》6月1日发表评论文章表示,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是否能够在破产重组后真正成功,其关键将在于解决质量问题。对于美国经济来说,尽管通用汽车申请破产保护意味着工厂关闭、品牌剥离、工人失业,动荡将持续几个月的时间,但从长期来看,这将有助于提振美国经济。

  不过,市场中也存在着一些质疑的声音。首先,申请破产保护的通用品牌形象将直线下降,这将在消费者中产生不信任感。其次,尽管去除了部分债务,但通用的竞争力依旧值得怀疑。《经济学家》6月1日发表评论文章表示,“破产的想法是让这家百年汽车制造商摆脱债务和其他义务,剥离无法挽救的部分,然后从破产法庭回来后变成一辆靓丽的赛车。然而风险在于,它最后也有可能只是一辆喷上新漆的破车。”该文章认为,瘦身之后北美汽车市场的部分过剩产能将会消失。但通用的问题在于,它将必须同生产便宜可靠汽车的亚洲制造商进行竞争。通用现在有一些非常不错的产品,但仍受到过去几十年来的糟糕声誉的困扰。如果通用不能重获良好声誉,如果市场份额下降和粉碎性调整的周期再次开始,那么通用看起来还是在劫难逃。

  再次,一些经济学家甚至认为,尽管汽车制造商及其供应商在全球经济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其对其他很多行业的影响将越来越小。目前,全球汽车产量是需求量的两倍,而美国汽车生产商的效率十分低下。因此,对于美国来说,放弃汽车业是迟早的事情,只有以高科技为代表的金融业和IT业,才是美国的优势所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大胆预计,未来美国的汽车业将会消失。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