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王动
2009年5月1日,在国际劳动节的发源地美国,产业工人们听到了一则让他们感到百味杂陈的消息,底特律老牌巨头克莱斯勒申请破产保护。
在克莱斯勒宣布接受破产保护后,奥巴马总统在电视讲话中说到的却是,“(克莱斯勒)在预定的复兴之路上迈出了又一步。”尽管痛苦,这也算了结。纠缠在债权人和员工之间,苦苦挣扎的克莱斯勒,可能通过破产重组计划重新找回第二春;花费巨资却难以填满无底洞的美国政府也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甚至就连克莱斯勒的管理层,也对《华盛顿邮报》发出了“问题终于解决了”这样的呼声。
但是,有人笑就有人哭。和克莱斯勒的老东家戴姆勒集团一样,克莱斯勒的控股股东,国际PE巨头Cerberus失掉了它在克莱斯勒身上的所有股份,曾经巨额投资换来的股权,现在彻底沦为了废纸。
回首过去的两年,Cerberus势必感慨不已。沉疴已久的克莱斯勒在过去几年就曾经几度易主,而就在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07年,Cerberus还以救世主的身份被请进了克莱斯勒。谁料最终的结果却是以如此惨烈的方式离开。
克莱斯勒事件只是PE艰难过冬的一个典型案例。“在牛市周期中完成的收购,往往可能在经济寒冬中夭折。这次金融危机中我看到了太多这样的案例,只是克莱斯勒的影响特别大。”芝加哥大学教授Steven Kaplan表示,“如果不是金融危机,也许一切都不会发展到今天的地步。”
当年气吞万里如虎
时光倒转,回到两年前,那时的Cerberus意气风发。2007年5月14日,Cerberus CEO斯诺在德国的斯特加特发表了饱含激情的演说,信誓旦旦地宣称将把克莱斯勒公司从经营困境中拯救出来。
当时坐在斯诺身侧的既有克莱斯勒总裁兼CEO拉索达,也有戴姆勒董事长蔡澈。在这个时候,蔡澈的心中也许会感慨万千,因为在戴姆勒接受克莱斯勒的时候,他想必也有着同样的激情。
为了这次收购,Cerberus整整付出了74亿美元。在当时看来,Cerberus可是买到了廉价货。要知道,当时戴姆勒收购克莱斯勒的时候,支付的价格是400亿美元,而Cerberus只不过付出了20%的代价就成功接手了。 但是,对于Cerberus来说,这可是史无前例的大手笔。Cerberus是一家谨慎的公司,从Cerberus的主页可以看到,Cerberus成立于1992年,,2007年其巅峰时期管理的资金高达165亿美元,迄今为止它总计完成了33起股权收购。除克莱斯勒之外,Cerberus对每一笔生意都是精打细算,而且信奉着“不把鸡蛋装到一个筐里”的投资准则,从不在一次收购里投入超过5%的资产。
但是在克莱斯勒身上,Cerberus却表现得前所未有的痛快。因为,克莱斯勒的诱惑实在太大了。“Cerberus的收购是冒险的赌博。”在收购完成后,《纽约时报》这样评论道,“但这也是有意义的。如果这桩生意成功了,那就相当于让美国的象征之一(克莱斯勒)换上了PE的颜色。” 在当时,这被视为一桩可以让PE名垂青史的大买卖。在当时想到这点的,不止是Cerberus一家PE。
因为,在克莱斯勒争夺战中,Cerberus也是艰难胜出。当时,它的竞争对手包括柯克里安(曾推动雷诺收购日产)的私募股权公司,中国人熟知的黑石公司和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加拿大麦格纳公司。有意思的是,除了麦格纳公司外,包括Cerberus在内的其余三家竞争者全部都是PE。
在投机者的故乡美国,PE和我们所知道的Pre-IPO基金完全不同。他们是以上市公司私有化著称的专家,购买一个公司的所有股票,然后对其企业进行改革,以增加公司市值。经过2-4年,再将公司出售给公众股东用以获利。
因此,这些PE看中的就是克莱斯勒的潜在价值。在戴姆勒入主克莱斯勒的10年里,克莱斯勒经营困难的问题始终无法得到解决。这也让当时不可一世的PE产生了幻觉,认为资本玩家能够更好地修复企业。
在成功完成雷诺和日产合并后,想在汽车界名垂青史的柯克里安表示,“要完成变革,克莱斯勒更需要借助的并非汽车界同行的力量。”言外之意,PE才是克莱斯勒真正的救世主。 Cerberus抱着同样的想法,而且他们笑到了最后。战胜了强有力的对手,成功地完成收购,让Cerberus感到喜出望外。如果想到数年之后,克莱斯勒始终让他们焦头烂额,也许他们当年就不会笑得那么开心。
而且有意思的是,在Cerberus痛苦离开之后,克莱斯勒最后还是回到了汽车同行的手中。从戴姆勒到Cerberus,再到菲亚特,克莱斯勒的拯救者完成了从同行到PE,再到同行的轮回。
在金融危机的打击下,曾经不可一世的PE黯然离场,重新把克莱斯勒拯救者的荣誉让给了产业资本。 金融危机的变数
在美国乃至全球,PE合伙人通常都曾担任企业高管,或是资深投行。“他们对企业价值的理解超乎常人。”在纽约,前雷曼兄弟首席能源分析师Edward Morse对记者说道。 那么,为什么Cerberus这样的超级基金,还有它同样负有盛名的同行,会蠢到以如此大的代价追捧克莱斯勒呢? “2007年,我们看到的都是歌舞升平,尽管投资者也认为当时美联储的利率过高,但是谁也不曾想到金融危机会突然到来。而即使在金融危机初现端倪的时候,投资者也不曾想到它的规模会如此之大。”Steven Kaplan教授对记者解释道,“大家都犯错了,只是Cerberus的错误最大。”
在全球投资者都毫无防备的时候,金融危机来了,它彻底打乱了Cerberus重组克莱斯勒的时间表。 以Cerberus为代表的PE,在大牛市一帆风顺的环境下,似乎显得无所不能。而当时的克莱斯勒也对Cerberus寄托了无限希望。在完成收购后,Cerberus公开承诺,将帮助克莱斯勒提高业绩表现。
而且,它也确实这么做了。Cerberus为拯救克莱斯勒进行了巨大的努力,为了完成对克莱斯勒的收购,Cerberus请来了一批汽车产业资深人士组成团队,其中甚至包括克莱斯勒前高管,大众汽车集团前总裁。而在正式成功克莱斯勒控股股东后,Cerberus更是从各个行业有针对性地请来了多位高管。
“Cerberus提出的复兴计划是有操作性的。美国汽车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放缓,同时克莱斯勒缺乏应对危机所需要的资本,该计划遭遇失败。”Steven Kaplan教授感慨道,“如果不是突然到来的金融危机,如果全球经济还能延续2006年的行情,或许Cerberus已经成功了。”但遗憾的是,现实世界没有“如果”。
即使到了最后一刻,Cerberus也没有放弃,毕竟如此巨大的投资,实在让他们难以割舍。 但是金融危机程度之深,让投资者难以想象。由于信贷市场陷入冰封,就业市场更是饱受裁员之苦,加之2008年上半年难以理解的油价狂涨,克莱斯勒的主打产品陷入了从来没有的滞销之中。底特律三巨头前往华盛顿求救的时候,甚至表示,亏损已经让他们支撑不下去了。 这时候,克莱斯勒最急切需要的就是更多的钱,能够让它维持经营,度过寒冬的钱。但问题是,Cerberus已经拿不出钱了。在金融危机中,PE遭受的苦难,也丝毫不逊于汽车公司。 9月18日,在雷曼兄弟刚刚接受破产保护后,记者走访了华尔街各大金融机构。出于对PE的仰慕,记者专门提到了各大投行的直投部门。让记者意外地是,包括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在内,各大投行都对直投部门下了裁员狠手,一些投行甚至直接撤销了这个部门。
所以,很容易理解,在信贷市场彻底陷入冰封的时期,已经被收购克莱斯勒耗尽资金的Cerberus濒临山穷水尽,根本不可能拿出足够的钱继续投到这个无底洞去。 被牺牲的PE
必须指出的是,克莱斯勒并没有破产,它只是接受了破产保护。而这,是让不少中国投资者感到迷惑的词汇。
在美国,破产保护比较常见。破产和破产保护最大的区别就是,破产就是通过清算资产来还债;而破产保护,则是企业在法律的保护下,债主不得强制要求还债,企业可以正常经营,寻求转机。 因此,如果企业重现生机之后就可以申请解除破产保护。比如在2008年9月15日宣布接受破产保护的超级投行雷曼兄弟,它也依然存在,而且现有的数百雷曼人还在继续工作,为这家超级投行有朝一日能够涅磐重生而努力。 对克莱斯勒来说,工会的力量太强大,对企业的资金压力也太大,申请破产保护之后,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这种压力,拯救企业。
在克莱斯勒的重组进程中,两大障碍始终无法回避:首先是工人的高额薪酬,以及庞大的医疗福利支出。记者在美国的教授就曾一再感慨工资远远不及底特律工人;其次是巨额债务的削减。如果这两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克莱斯勒就无法继续经营,甚至美国政府也不愿意继续施以援手。
在工会宣布让步后,负债调整方案无法被全体债权人所接受。此时,解决债权问题,就成了克莱斯勒重组最大的障碍。毕竟,提出让46家机构全部同意的方案几乎不可能。 而在进入破产保护之后,债务和解将相对容易,因为达成破产重组协议只需简单多数即可。由于克莱斯勒四家最大的债权银行已经表态支持债务重组方案,在法庭调解下实现和解应该大有希望。美国总统奥巴马30日在的电视讲话中也指出,克莱斯勒申请破产保护的目的,就是对付少数顽固分子。
因此,在克莱斯勒申请破产保护后,美国政府还加大了援助力度。克莱斯勒申请破产保护的当天,联邦政府就表态将再提供80亿美元帮助其摆脱破产威胁。将来脱离破产程序之后,克莱斯勒还能再从政府获得45亿美元贷款。
因此,对于克莱斯勒的员工来说,破产保护是福非祸。事实上,真正的冤大头就是克莱斯勒的股东,首当其冲就是持有克莱斯勒80%股权的Cerberus。 作为克莱斯勒与美国财政部达成援助协议的条件之一就是,Cerberus将失去所持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股份。
此外,据财政部5月4日公布的合约细则,克莱斯勒的重组将还需要清除绝大部分的无担保债务。而这些无担保负债的出借人,有不少是Cerberus的近亲——对冲基金。 要知道,克莱斯勒能够支撑到现在,Cerberus功不可没。在2008年12月,克莱斯勒最困难的时间里,Cerberus利用所得收益中的20亿美元,为克莱斯勒获得贷款提供担保。
但是无奈的是,最后Cerberus还是被牺牲掉了。可以这么说,克莱斯勒的故事,其实就是金融危机后,PE地位的一个缩影。在危机之前,PE还是风光无限的资本市场弄潮儿,但是在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被认为是始作俑者的另类投资(包括PE和对冲基金)早就已经千夫所指。美国政府在宣布力保大银行的时候,却不曾想过,如何保卫这些昔日资本市场骄子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