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务企业的真实成本到底是多少?其运营所需的合理成本又是多少?一直是民众质疑水价上涨的焦点■透视资源类产品价格调整(1)■本报记者王小霞
昆明市发改委日前发布公告,自6月1日起,该市居民生活用水单价从2.65元/立方米提高到3.45元/立方米。不仅仅是昆明,近两个月来,包括上海、天津、沈阳、广州、南京等几乎所有的中国大中城市都举行了水价上调听证会。
“CPI的低位运行给资源类产品价格体制改革提供了一个契机,水价上涨是大趋势,关键是涨价后的收入是流进了供水企业及其主管部门的腰包,还是用在了促进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中。”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解决“水价与成本倒挂”现象,不能简单地一“涨”了之,还应让水价成本透明,强化成本约束。
涨价主要用于维持运营
“促使水价上涨的根本原因是水务企业多年来的持续性亏损。因此,涨价的主要作用是弥补成本亏损,维持基本经营。”长期为水务企业融资并购提供财务顾问服务的国融大通财务公司总经理李智慧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解决亏损,让企业能持续运营是目前水价上涨后水企的第一要务。
4月27日,在上海市水价调整听证会上,上海市官方承认调整水价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水务企业保障供应。他们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度上海自来水企业主营业务利润-4.18亿元,净利润-2.65亿元。排水企业主营业务利润-1.95亿元,净利润-1.95亿元,供排水企业合计亏损4.6亿元。
刚刚为宁夏水协讲课归来的李智慧介绍说,全国水务企业普遍亏损是业内共知的事实。以银川自来水公司为例,当地综合水价为1.37元/立方米,但成本在2006年时已经达到了2.43元/立方米;石嘴山市的供水综合单价为1.78元/立方米,成本则已接近3元/立方米。水价与经营成本倒挂,企业供水越多,亏损就越严重。
“而在一些偏远地区,水价与经营成本倒挂现象更加严重。”李智慧告诉记者,在新疆一些地方,由于绿洲的水位持续降低,水务企业需要花费更多的电力成本才能将水打上来,而由于水价过低,致使一些水企连电费都交不起,电力公司只好断了水企的电力供应。
“必须先提价,解决水企的运营生存问题。”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不涨价,在亏损经营的情况下水企服务很难到位。傅涛介绍,过去,我们国家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只有35项,而从2007年7月1日起,国家标准委和卫生部联合发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指标增加到106项,标准越高要求也就越高。傅涛认为,如果水企持续亏损,这些标准很难达到。“低价难免带来低质服务。”
李智慧告诉记者,有关生活饮用水106项新指标要求,有的省份到目前尚没有一家水企能够达到。
“水价上调之后的收入,除了解决企业长期亏损的问题外,各水企还面临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如新水厂的建设、管网的铺设与改造等。”李智慧表示,这些投资需求动辄十几亿、几十亿,仅靠水价上涨的收入还远远不够。
真实成本与合理成本的博弈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水企相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中国目前的城市水价总体水平较低,与国外相比,远远不足以反映真实的水资源价值。而水价长期低位运行让企业不堪重负,生存都是问题,更不要提保护环境的投入。
但外界普遍观点认为,水企是垄断经营,在亏损原因不明的情况下以提价方式弥补亏损,难以让民众心悦诚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慧中认为,“水费提价的利益并不应该由自来水供水企业获得。因为自来水企业处于垄断地位,供水业务是否存在亏损,或亏损是否因为水价过低导致,相关的信息并不透明。”
一直以来,水务企业的真实成本到底是多少?其运营所需的合理成本又应该是多少?一直是民众反对水价上涨的焦点问题。
据了解,水价调整程序是:供水部门提出调价申请,地方价格监管部门应依据《水价成本监审办法》进行成本核查,并组织市民进行听证,以决定价格调整的时间和幅度。但是,由发改委、住建部等部门领衔的《水价成本监审办法》迟迟没有出台,目前公众在与供水部门进行调价博弈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情况,这就很容易导致公众对于涨价的合理性持怀疑态度。
“水企亏损一方面是目前的水价没有完成反映资源类产品的价值,另一方面一部分水企也确实存在高成本运营的情况。”傅涛这样表示。
“水企长期亏损是系统性问题造成的,但有两个根本性原因:一是政策性亏损,也就是现行僵化的行政定价机制导致的水价低位运行造成的亏损;二是经营性亏损,也就是企业自身原因造成的亏损。”李智慧分析,经营性亏损主要是水企不合理成本过大,如冗员过多,企业40%—50%的收入被人力成本所消耗等。
与此同时,一些水企还存在工程建设超前的现象,如有的城市只需10万吨/日供水量,但其建设的工程已达到40万吨/日供水量,这样加大了水企的运营成本,也加快了水企的资产折旧。
因此,解决水企亏损不能仅靠上调水价来解决,在水价上调解决了企业的持续性经营问题后,还必须严格科学地控制水企运营的合理成本。这一方面需要民众的积极监督,同时,相关政府部门也应尽快出台《水价成本监审办法》,让水价成本能够透明化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