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如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9日 00:33  经济观察报

  文钊

  上周,在本报举行的一个论坛上,有听众问及台上金融业专家,下半年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否会有大的改观,台上乐观者几无一人。为了推进中小企业贷款,过去半年多,监管部门政策频出,但中小企业处境依然,也实在不知道还能说什么。

  中小企业贷款不易有历史原因。国字号机构是银行业老大,过去多少年,市场开放不够,没有人把对中小企业或者微型企业的金融服务当回事。早年间,这些企业在中国经济中也只是个小角色,所以难归难,对经济大局的影响不大。

  但是现在不同了。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解决了大半的就业,也是自主创新的主力。中小企业不仅是社会的稳定阀,也是一个经济体竞争力的体现。中小企业缺血,就等于中国经济缺血,这种局面不改变,大批中小企业倒闭,就业岗位没着落,社会稳定无保障,中国经济的竞争力也会受到很大损害。

  如果不是这样,监管部门不会这么急。但是急归急,问题还在那里。而且,客观而论,监管部门的一些新政,实在很难如预期般收效。

  监管部门严令金融机构贷款向中小企业倾斜,并确定了具体的贷款占比,要求大银行成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部门,态度不可谓不严厉。但对银行来说,人还是那些人,机构还是那个机构,信贷审查和管理方式还是大机构那一套,有什么理由说,成立一个新部门就解决问题了?所以有专家说,这叫“赶鸭子上架”。“赶鸭子上架”的结果,要么“鸭子”怎么都不适应,要么“鸭子”就会想办法糊弄愣让他上架的人。所以,虽然有数据说,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改善了不少,但是中小企业自身的感受却大不同。

  “赶鸭子上架”不灵,关键是要培育一批“能上架的鸭子”。换句话说,市场要有能力提供充分的信贷供给,这就需要从改善金融市场结构上下功夫。比如说发展小额信贷机构、开放民间金融,让市场与金融市场的需求者自由对接。不过,实现这一目标,却不是几份红头文件可以解决的,关键还在于转变监管思路,充分开放市场。

  过去很多年,我们强调金融风险防控,哪个领域出事,就收紧乃至关闭哪个领域的市场进入,以为紧闭大门就可以把风险挡在门外。结果呢?风险的减少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实际上,缺胳膊少腿的金融市场风险更大。这种风险来自于金融服务的短缺,以及由此导致的扭曲——为什么所有的银行都奔着大项目去了,奔着政府项目去了?如此集中的信贷投放,仅仅因为由政府担保,就一点问题也没有么?

  在这样的金融市场格局下,中小企业的行为也被扭曲了。因为没有获取信贷的稳定预期,因为获取信贷可能要走很多关系,花费很多时间,甚至使出一些非常手段,所以,一些企业并没有觉得有必要建立诚信为本的信贷文化。一旦有机会获得信贷支持,也难免出现“一锤子买卖”的想法,而这又进一步形成了恶性循环。

  一家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说,即使是大银行,在江浙等地,也可以很好地为中小企业服务,原因之一是这里有比较好的信贷文化传统。这些地方民间信贷发达,而能否借到钱,跟借贷者的信誉有很大关系。所以,当这些中小企业跟银行打交道的时候,这种良好的信贷文化传承也帮了他们很多忙,这也使得银行乐于采取一些新的信贷方式为企业服务。

  而在很多案例中,企业借贷出现的逃废债现象,也使得一些金融机构宁肯坚守刻板的信贷抵押和审查方式,因为他们也会发现,一些中小企业借钱的时候并非审慎考虑了,一旦经营失败索性一走了之。这样的企业未必很多,但对于一个地区信贷文化的建立却是很大的伤害。

  金融专家焦瑾璞先生说,我们过去在关注金融效率的同时,忽视了金融公平,解决问题的关键,仍在于建立普惠的金融体系。使每一个个人,都可以充分而便利地享受金融服务。我们认为,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问题是普惠金融体系命题的一部分,监管者应有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勇气推进这一体系的建立。

  来源:经济观察网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