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安监员集体辞职透露了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6日 02:48  第一财经日报

  据报道,日前湖南娄底涟源市48名安监员再次集体辞职。安监员几次三番集体请求辞职,记者给出的调查结论是,除经济窘迫因素外,问责严厉、工作没有安全感似乎才是辞职的主因。

  假如报道属实,我们或能体谅到安监员的无奈:他们的工作被误认为是在“找茬”,若对违规煤矿下达停产整顿通知,可能还会与煤矿发生冲突。“(煤矿老板)富得流油,有的关系通天;(安监员)却没有执法权”,有几个安监员因此挨打。安监员还说“工资待遇不如挖煤的”。

  目前,娄底的经济离不开煤,国家又要求关闭小煤窑,这似乎是一对体制上的矛盾。“这种矛盾之下的安全监管,安监员很难做”。一如致力于打造“零摊贩”市容的城管队员。

  他们的工作内容和制度诉求存在某些难以彻底弥合的裂痕。娄底离不开煤,娄底市煤炭局副局长说,抓煤矿安全生产,就像一个老师带领一群有智障的孩子过马路,“总会有危险发生”。而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这些安监员们就面临被问责的风险。

  没有执法权,面对“关系通天”拒不执行的煤老板,安监员的作用到底有多大?低薪的安监员遇到煤老板的威逼利诱,能否不为所动?这就难免给他们一个“安监员是在被动做一件不可能做好的任务,且必须担责”的印象了。那么矛盾的症结何在,集体辞职的真正动因又是什么?仅仅是经济压力和问责严厉吗?恐怕都不全面。当地一位安监站站长说“他们觉得责、权、利完全不对等”,这话直指问题核心。

  其实不光是在涟源,近年一些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真正担责的往往都是如安监员这类一线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中,他们很少享有什么“权”和“利”,而一旦发生事故,担“责”却毫不含糊。如果安监员等一线员工,平时工作中没有具体明确执法权,工作自然难有成效;工资待遇若不具有激励性,则可能消极懈怠无工作积极性,出了安全事故,若立刻成为主力“顶缸”者,那在这样的环境下,安监员不集体辞职才怪。

  还有个现象值得关注。专家称在一些公共事件中都折射出一种“权力基层监控难题”:由于基层政府是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基层单位在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制度网络的末梢,越是在县乡等基层单位,其实际权力也越大,外在约束效应越小,权力的自由裁量权就可能过大。这时相对弱势的一线基层员工,比如涟源的安监员们享有的责、权、利不对等的可能性,或许也随之变大。

  所以必须弄清安监员集体辞职的真正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这不是一句“问责严厉”就能解释的。即使是问责,也得追问严厉的问责是否只针对一线安监员,对负有领导责任的上级、上上级也有相同程度的问责力度吗?假如是因为权力不受制约,在微观环境运行时侵害一线员工的权利,那么制约拥有过度裁量权的权力,才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否则,即使新招一批安监员,仍然难逃“低薪养廉、无执法权、提心吊胆怕担责”的情况。(李晓亮,重庆媒体从业者)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