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IEA跌跤启示:摘下有色眼镜才能看清中国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6日 00:34  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郝春明

   中国的石油需求量在下降,国内生产总值(GDP)为何出现较快增长?国际能源署(IEA)近期发布的《全球石油市场报告》对中国经济统计数据的可信度提出了质疑。

   IEA认为中国政府公布的经济增长资料过于乐观。其理由是,中国政府公布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1%,但当季石油需求量下降3.5%的情况不符,与异常疲软的电力需求也不相吻合。它“执著的认为,要与中国政府公布的经济增长水平相符,中国石油需求的增长应该更为强劲才行,除非收入弹性发生了巨大变化。5月15日,《 华尔街日报》根据有关国际组织报告编发了对中国经济资料质疑的文章。

   对于《 华尔街日报》报道以及有关国际组织的报告中的观点,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昨日表示,该种观点缺乏论据,而且有些观点还是引用民间咨询机构的结论,这一做法是缺乏严肃性的。“拿经济总体增速与部分能源消耗增速的数据进行对比,犯了总体与部分对比的错误”。

   该负责人表示,国外也出现过经济增速与用电量变化不一致的情况。比如美国2001年电力消费下降3.6%,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8%;1991年电力消费增长5.0%,但国内生产总值下降0.2%。

   许多经济学家都认为,不能简单地用石油或电力消耗这样的数量指标去推算GDP那样的“增值指标”。

   为什么3-4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7-8%,而用电量却下跌了4%呢?就此,瑞银集团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汪涛给出了自己的分析。考虑到过去中国GDP数据曾经存在的问题,一些投资者认为使用实体经济活动指针如用电量,来考察经济复苏的真实速度会更可靠一些。然而,当工业生产大幅波动而且各行业冷暖不一的时候,通过用电量来考察经济整体运行情况不一定更可靠。

   汪涛认为下面几个关键因素解释了用电量最近几个月的持续下跌:1、一些能源密集型工业的生产下跌或持续疲软;2、相对能耗高的工厂/设备减产幅度更大、关停更多;3、在一些行业,生产先于实际需求恢复、从而导致了存货增加,存货的增加抑制了当前的生产,并且在未来需求更强劲地复苏时可能会继续抑制生产。

   那么,为什么经济刺激方案、以及伴随而来的贷款的强劲增长到目前仍未能使钢铁和其他建筑材料的需求强劲复苏呢?汪涛说,首先,在宣布经济刺激方案、银行贷款增加,和基础设施项目的实际开工建设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时滞(至少几个月)。项目审批、资金到位、土地收购、设计方案的最终确定,都需要时间。其次,房地产建设活动仍然疲弱,而房地产建设在钢铁需求中通常占据着很高的比重,这也部分解释了目前金属和原材料需求的疲软。

   汪涛认为用电量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反弹,但这种复苏可能会滞后于:1、金属和原材料需求更强劲的复苏,而这一复苏要在基础设施相关的投资开足马力、住房建设开始增长的时候出现;2、现有的产品存货得到消化。因此,在2009年,我们会看到疲弱的用电量与相对较强的工业生产及GDP增长同时并存。

   以上强有力的分析和论证,反证了IEA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从而犯了盲人摸象的低级错误。结合中国的特殊国情,诸如巨大农村市场及其服务业的巨大发展空间,中国城乡居民的人均消费偏低蕴含的巨大消费潜力,特别是深化体制改革所可能引发的巨大经济增长能量,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国际机构在研判中国经济运行的数据时,需要再多做一些功课。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