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芳
编者按/这是一个航空业无法解决的公平竞争的难题!
“有多少亏损都可以重来”!这是国有航空公司的风光写照——被市场看淡却总能被命运垂青。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新华快运等民营航空宁愿改名也要变身为地方属地航空。“改名事小,生存事大。”背靠政府大树,获取的政策优惠、政府注资、银行的信任是多么的重要啊。
天津市终于可以实现“拥有”本地航空公司的梦想了,同时也成就了海航的梦想。
这家航空公司其实就是海航集团旗下的大新华快运航空公司(简称“大新华快运”),如今摇身一变,成为天津航空有限公司(下称“天津航空”)。
记者获悉,更名已经获得民航局批准,将于下月初正式挂牌成立。在航空业“国进民退”的今天,此类“联姻”有可能成为民营航空业摆脱窘境的一种策略。
双方的诉求
双方的目标和需求强烈,但没有感情需求更强烈。
海航集团内部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即将揭牌的天津航空注册资本人民币13亿元,总部设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其中天津政府以天津保税区投资有限公司名义投资两亿元,占股15.38%,海航集团投资10.8亿元,占股83.15%,剩下1.47%的股份则由海航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海航股份持有。
这位人士表示,早在2006年4月海航集团进驻天津时,两者就签署了一份框架协议,涉及到航空运输、航空维修、金融租赁等全面合作。这份宽泛的协议成为日后两者合作升级的基础。
此后,海航在天津注册成立的大新华快运,经过两年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现在该公司已经拥有支线飞机50架,这是中国最大的支线机队,占全国支线飞机总架数的40%以上。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邹建军指出,早在此之前,天津政府就曾许诺投资5亿元给海航,其中3亿元是物流方面、两亿元给大新华快运,如今两者的合作算是天津市政府落实自己的承诺。
作为唯一一个没有自己的航空公司的直辖市,这是天津市内心永远的“伤痛”。
“天津市有着把自己的航空运输市场做大、拥有自己的航空公司的情结,这也是其城市自身品牌经营和发展的需要。”邹建军如是说。
海航也有自己的商业考虑。海航上述人士表示,作为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国家对天津地区有政策倾向,这可以使海航依托天津市场发展壮大。大新华快运之前以支线为主,运营成本比较高。我们的航线布局会更加有规划性,会在干线和支线上有更好的结合。
海航的野心还不仅在航空方面。根据上述人士的透露,海航看重天津作为北方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的地位,将有整体的战略布局。此后,与航空有关的其他产业包括旗下的租赁和物流业务,也已在天津有所布局,只待时机合适,会有进一步战略推出。
资金困局
大新华快运变身天津航空颇有一些不得已为之的“宿命”。
一家民营航空公司老总王晋(化名)告诉记者,海航和天津政府能够顺利“牵手”,还与目前经济萧条之下航空业“国进民退”密不可分。
受2008年上半年油价高涨和下半年需求锐减的影响,2008年中国民航业全行业巨亏280亿元人民币,是中国民航业30年来的最大亏损。民营航空公司的境地更为窘迫。
想要获得银行贷款“希望渺茫”。王晋告诉记者,民营企业、新企业、航空运输业属于慎贷行列,除非能够找到国有企业担保。
王晋向记者透露,此前海航最初创立时,有海南省政府的资金注入。但其此后一直强调是民营体制。事实证明,民营航空与国有航空不是市场竞争,而是体制竞争,根本不在同一个量级上抗衡。
“海航也渐渐不再称是纯民营航空企业。反而是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不仅在天津有国有资本进来,还在争取海南省政府的注资。”王晋认为,就算地方政府不注资,至少民营航空在银行的融资情况会好一些。
“国进民退”下无奈的选择
民营航空公司和政府的“联姻”或将更多出现。
海航集团也在酝酿将天津的成功案例向其他地区“复制”。海航集团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一年前,海航旗下的祥鹏航空就曾与云南省政府签署组建“云南航空”的框架协议,希望通过云南政府的注资,打造云南本土航空公司;而海航股份的广州分公司与当地政府也在积极磋商。
在“云南航空”尚未出现的时候,深圳航空却捷足先登,其控股的“昆明航空”已经飞上天空。但这并不妨碍海航与云南“恋爱”的热情。“深航只是与昆明市合作,我们着眼于整个云南省,目前仍然在谈。”海航上述人士说。
奥凯航空也在积极寻找战略投资者,最有希望的新股东此前盛传是天津市政府,却由于出资额和占股比例上无法达成一致,最终被海航抢了先。
王晋认为,民营企业一直无法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公平竞争。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市场研究部部长朱庆宇表示,航空公司是航空产业链里最需要资金的部分,是航空业的心脏。飞机租赁公司、航油、机场设备等整个产业都要靠“心脏”供给“血液”。航空公司成本的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国际上的定价,都是没有调整余地的。
朱庆宇指出,“产业发展的好,不是取决于天津市政府给海航注资,而是取决于是不是一种健康的经济状况,如果不健康,企业还要面临再输血、再注资,到了最后,只能国家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