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廊坊:找准定位,危机中求突破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2日 03:06  第一财经日报

  杨乃芬

  

  国际金融危机的寒意尚未退去,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深受冲击。地处京津之间的河北省廊坊市却依靠自身优势,变危为机,重点打造“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创造了企业和政府双赢的经济效益。

  CBN记者从廊坊市信息产业局了解到,2008年,该行业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度3.2%,同比2007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所占比重是2004年的5倍;主营业务收入和利税增速分别高于全国73.19和86.04个百分点,全省40.39和68.24个百分点。

  同时,廊坊经济逆势上扬,加入了“GDP千亿元俱乐部”。2008年全部财政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指标增速居全省第二位,以相对较快的速度实现了经济整体回暖。

  有舍有得

  “廊坊在重点培育信息产业之前,也曾处于无序发展的状态。但是2004年以后,我们请了国内权威的研究机构协助,结合大环境和自身特点,找到了电子信息行业这个新的机遇。” 廊坊市信息产业局副局长肖树华告诉CBN记者。

  肖树华介绍,廊坊人均耕地少、自然资源不足,那些资源型、能耗高、污染大的企业没有发展基础和前景。

  记者从廊坊市环保部门了解到,近年来,被廊坊市拒之门外的高耗能、高污染的投资项目至少30亿元。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教授侯景新接受CBN记者采访时表示,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较早的两个聚集区,但是,随着南方地区土地、水电能源等生产要素日益紧张,“南企北扩”、“南资北移”的现象已经出现,京津冀区域电子信息产业显示出了很大的发展潜力。

  肖树华介绍,作为“京津走廊”,廊坊独特的地理位置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京津地区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和配套需求,廊坊可以通过科学规划,将区域优势转化为自身的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京津冀经济圈长期以来形成了“双蛋黄”结构,由于京津的“极化效应”,在同等条件下,廊坊吸引外来投资和企业入驻的机会要小得多。这又对廊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形成了一定的挑战。

  “北京和天津有先进的技术和大量人才聚集,廊坊在高端研发领域没有竞争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我们侧重于高端制造业,集中打造现代通信、平板显示和光伏能源产业链项目,在产业定位上要与京津错位发展。”肖树华说。

  据了解,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廊坊重点培育的六大主导产业之首,连续四年来,销售收入年均增长率超过90%。尤其是今年第一季度,受金融危机影响,行业整体不景气,但廊坊依然实现全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7%的业绩。其中,今年富士康、华为等在廊坊的生产基地部分投产发挥了关键作用。

  廊坊市的目标是,到2010年,全市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 “十一五”期间,建成河北省最大的信息产业基地。到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超400亿元,成为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之一。

  招商引资“出新牌”

  几年来,廊坊电子信息产业从刚刚起步到现有电子信息产业群的形成,这一历程中的主要实现途径就是招商引资。

  根据廊坊市国土资源局网站和天津土地交易中心公布的土地成交情况测算,2008年下半年,廊坊开发区工业用地成交均价约为320元/平方米,而同期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则要高出7个百分点左右。

  除了土地价格上的相对优势,廊坊抓住河北省“十一五”规划把当地的华为、中兴、京东方、豪威等项目列入高新技术产业重大项目工程的机遇,对与之配套的上、下游产品引进在政策上给予倾斜,以配套优势和优惠政策吸引国内知名企业落户廊坊。

  同时,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软环境建设,也是廊坊招商引资的重点措施之一。五年来,共削减审批和收费事项1178项,2008年又将原市级保留的行政许可项目397项,经过削减调整为125 项,实现了环渤海地区行政许可项目最少的工作目标。

  经过努力,廊坊先后引进了华为、富士康、中兴等一批重量级项目,并迅速形成单体年销售额十几亿元生产规模。一批相关配套产业企业也开始争相登陆。据统计,仅跟随富士康、华为等大项目而来的配套企业目前就已有上百家。

  目前,全市还有京东方移动显示产业基地等90多个电子信息类项目在建,其中投资3亿元以上的项目就有20个,并有手机配件等20多个项目正在洽谈之中。 一个个产业集群雏形初步在廊坊显现。

  “廊坊独特的地理位置是不可复制的,但是结合区域特点,找准自身定位,发展优势产业,是其他城市应对金融危机困境应该学习的经验。”侯景新表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