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如何看待中小银行新一轮融资热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1日 03:32  金融时报

  孟扬

  继通过上市完成第一轮融资热潮之后,种种迹象表明,中小银行新一轮融资热潮已悄然掀起。除了资本监管的“硬约束”之外,中小银行掀起融资热潮表明,“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务的快速发展,需要充足的资本金作为支撑,而自身资本实力本来就欠缺的中小银行对补充资本金的需求就更加强烈。

  

  5月5日,浦发银行股东大会高票通过了该行定向增发150亿元左右A股的筹资方案。消息一出,便引起市场的一场轩然大波。

  事实上,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已有多家股份制银行宣布发行次级债、混合资本债,用以提高资本充足率,但通过股权进行再融资,今年浦发还是第一家。市场对此的敏感在于,如果其定向增发方案得到监管部门批准,有可能引发其他银行随之跟进。

  继通过上市完成第一轮融资热潮之后,种种迹象表明,中小银行新一轮融资热潮已悄然掀起。

  记者注意到,此次浦发的筹资方案中,还包括不超过150亿元的次级债券。就在次日,兴业银行在一份股东大会会议资料中表示,为保障各项业务快速健康发展,拟于2009~2010年发行不超过500亿元金融债券,募集资金将用于优质资产业务。

  无独有偶。4月25日,招行发布公告称,该行将于2011年年底前视公司资本需求情况,以一批或多批形式,进行可补充资本的债券融资安排,包括但不限于发行次级债券、混合资本债券等债券产品,累计发行规模合计不超过人民币300亿元。

  而此前,华夏银行2009年至2010年发行不超过100亿元次级债的议案,已经通过该行股东大会批准。深发展在4月底举行的一季度业绩发布会上宣布,二季度后该行将通过发行混合资本债、次级债等多种资本补充形式提升资本充足率。民生银行50亿元混合资本债已于3月底募集完毕。

  至此,7家股份制银行中,除资本充足率较高的中信银行外,其他6家银行均已宣布其股权融资计划或发债融资计划,来补充资本金。两者的区别在于,股权融资补充的是核心资本,而发行债券补充的是附属资本。

  资本约束不仅是银行业监管的刚性要求,也是商业银行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近期从银监会透露的信息看,加强资本监管、提高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将是下一阶段的重点。有消息称,银监会曾要求2008年年底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达到10%,而今后对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还将进一步提高。

  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末,7家股份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虽全部达标,但平均值只有10.74%,远远低于4家国有上市银行的平均值13.03%。各家股份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差异较大,最高的是中信银行,达到14.32%,甚至超过国有上市银行的水平;最低的是深发展,只有8.58%,接近8%的监管“红线”。

  从股份制银行一季报来看,只有浦发、深发展、招行、中信4家披露了一季度末的资本充足率情况,与2008年年底的数据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中信的资本充足率由14.32%下降至13.42%,招行由11.34%下降至10.95%,浦发由9.06%下降至8.72%,深发展由8.58%下降至8.53%。

  兴业银行在一份次级债的发行公告中称,在无资本补充的情况下,对未来三年本行资本充足率进行初步预测,结果显示,通过利润留存等渠道,2008年该行资本充足率仍能达到10%以上,但2009年将可能低于9%,2010年更是可能低于8%的监管要求。可以看出,部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仅离10%的严格监管要求仍有一定差距,且趋势不容乐观。

  除了资本监管的“硬约束”之外,中小银行掀起融资热潮的背后,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务的快速发展,都需要充足的资本金作为支撑,而自身资本实力本来就欠缺的中小银行对补充资本金的需求就更加强烈。”某商业银行人士对记者表示。

  从央行公布的4月份金融数据来看,1~4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5.17万亿元,同比多增3.37万亿元。虽然目前宏观经济仍然面临着下行风险,但从整体上判断,国内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预期依然强烈,而作为经济运行资金载体的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也将持续扩大。

  近日,银监会下发了《关于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意见(试行)》,取消了中小商业银行在相关地域范围下设分支机构的数量指标控制,鼓励商业银行优先到银行机构较少地区、金融服务相对薄弱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并放宽了对营运资金的要求。意在通过放宽和简化机构设立来加强金融对地方经济,特别是县域、“三农”以及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政策的倾斜,无疑将促进中小银行进行机构布局的调整,加快分支机构设立和网点建设步伐。

  招行收购永隆以及中信银行收购中信国金,使中小银行的国际化战略显露无疑,设立海外分支机构成为其随之而来的重要战略步骤。此外,随着综合经营步伐的加快,银行也将探索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适时接入保险、证券、信托等业务领域。

  无论是设立分支机构,还是兼并收购,都会加速资本消耗,因此,建立有效的资本补充渠道成为各家中小银行面临的紧迫问题。

  补充资本包括补充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条途径。通过股权融资补充核心资本的方式,会稀释股东的股权比例,在资本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有可能造成对市场的较大冲击,因此除浦发外,其他银行都选择了发行次级债或混合资本债的方式补充附属资本。

  “发行次级债操作过程相对简单,监管部门审批较为容易,也易于为市场接受,有利于控制融资成本,不失为一种理想的资本补充方式。”兴业银行相关人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央行多次降息后,目前市场利率明显处于历史低位,对于银行发展主动负债非常有利。金融债与其他主动中长期负债相比,不仅利率较低,而且不用缴纳存款准备下金,今后也不用缴纳存款保险,可以百分之百用于业务拓展,优势十分明显。同时,金融债券募集的资金用于贷款投放可不计入存贷款比例,不占用中长期贷款比例,有利于缓解中小银行存贷款比例和中长期贷款比例的压力。

  此外,在银行各项资产中,中长期贷款收益率相对较高,加之国家提出的4万亿元拉动内需投资项目大部分是中长期项目,有中央和地方政府支持,信用风险较小,银行乐于将信贷投放向国家重点投资项目倾斜,预计今后中长期贷款将继续增加。“中长期贷款需要一定的中长期负债来匹配,因此从期限匹配的角度来讲,银行也会加大金融债券的发行力度,使资产收益率保持平稳。”业内专家分析。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