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汩汩清泉绕山来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0日 08:37  经济日报

  水池建在陡峭的笔架山山腰,四川省理县薛城镇金沙村的70多户人家就住在山下10多公里的地方。羌寨人家李世金看着半山腰上新建的水池,似乎又回到了去年那一段艰难的岁月。他说,“一场大地震,让我们原本缺水的村寨水渠断了,沟里的水枯了。为了生存,大伙儿只得到处找水,好不容易才在几公里外的山上找到一处山泉水。天刚亮就开始爬山,一步一步爬到山泉口,人多水少,大家排队等候,一天只能背两趟回家。现在好了,湖南亲人帮我们从几十里外的山上引水进村,这是给我们送来了救命水呀!”

  记者了解到,去年9月,湖南对口支援四川理县工作队开始启动“三湘情”一号工程,这个工程就是着力解决地震灾区群众的饮水困难。如今,半年过去了,当地3.5万灾区群众饮上了干净安全的山泉水。

  去年8月30日,湖南对口支援理县工作队队员胡祥文、张勇来到杂谷脑镇营盘村和当地群众一起找水源。同一天,张曙光等另一组几名队员走访古尔沟。由于断水,沟里的村民几个月没有洗澡了。队员们从村民们那一双双期盼的眼里明白了:水,是生命之源。

  “没有水,灾后重建无从谈起”。张银桥、李永东、孟祥利、谭学亮等几位工作队负责人达成共识。报经湖南省委、省政府批准,安全饮水及灌溉工程正式列为援建理县“三湘情”一号工程。

  同年9月24日,“三湘情”一号工程在夹壁乡夹壁村正式启动。

  在高原干旱山区实施安全饮水及灌溉工程绝非易事。工作队选择薛城镇沙金村、下孟乡楼若村、木卡乡九子村、夹壁乡夹壁村先进行试点。

  木卡乡九子村,97户人家分居9处。援建工作队员王先佑、李仕铭看了11个水源点,最后选定了4处,一测量,从最远的水源点到村里有15公里之远。高山上的水源点一般在海拔2000多米高的半山区。选准一个水源点,往往要长途跋涉几十公里山路。找水源、验水质、测量、地勘、设计一道道必需的程序走完了,一个月也过去了。

  施工就更艰难了!施工人员要用钢钎在悬崖峭壁上一锤一锤凿出一个又一个小石坑,用来装挂钩固定供水管。悬崖上的石头十分坚硬,一锤头砸下去,钢钎随即弹了上来。怎么办?眼见严冬临近,一旦冻山,冰天雪地的山崖将连人站的地方都没有,别说砸石凿洞了!为了抢工期,张银桥和工作队员天天蹲守工地。年轻队员李晟和村民一起背着600多米水管,爬到山顶水源地,项目组长王先佑晕倒在山上的工地。

  一场又一场硬战,在各个山头打响;一处又一处水池,在半山腰上耸立。11月6日,第一个饮水工程示范样板工程————薛城镇沙金村安全饮水工程顺利完工。

  成功了!湖南对口援建理县的工作队及时总结出饮水工程的实施操作规程,并在理县全面铺开。今年“五一”前夕,“三湘情”一号工程在对口援建的理县81个村全面验收。一眼望去高高的石罅中、长长的渠沟里、厚厚的岩底下,汩汩清泉汇水池,水管如练挂山腰。

  “三湘情”一号工程,是湖南援建工作队与当地群众共同奋斗、感情深厚的见证。理县81个村寨新建的引水池塘,当地群众自发立了20多块功德碑。“引水进村,帮我们解决了天大的问题”,楼若村的王双权等几位藏族老人提着牦牛奶,现场慰劳施工队,村里10多名年轻小伙子义务出工。据统计,在一号工程启动后,理县村民共义务出工3000多人次。

  记者同时了解到,湖南对口支援理县灾后重建的重点工程————理县人民医院也于今年4月18日正式开工。地震后,理县人民医院的全部业务只能在过渡板房进行,条件极为艰苦,大型手术只能转往成都等大城市。湖南省先后派出4批医疗援建队对理县的医疗卫生事业进行帮扶,并将理县人民医院列入第一批援建项目。据介绍,理县人民医院预计总投资5190万元,新建业务用房12800平方米,宿舍和教学用房2160平方米,今年底全部竣工投入使用。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