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商业银行积极备战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0日 02:54  金融时报

  周萃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相关管理办法出台在即。记者了解到,有幸先期开办该项业务的几家试点行,目前已经基本完成相关技术准备工作,只待有关政策允许,便可开展业务。

  交通银行是国内同业中最早参与并配合监管部门研究人民币国际结算服务和设计实施方案的商业银行。该行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被列入本次试点范围的交行上海市、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试点城市分行,以及境外香港和澳门分行日前各项试点准备工作已就绪,包括积极与企业接洽、与境外银行商议清算账户协议安排和账户开立事宜,以及内部系统改造和业务操作与管理制度建立等。”

  中行有关人员表示:“中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相关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待相关部门批准后,中行即可推出人民币进出口贸易结算及贸易融资服务。”作为首批试点行,中行上海分行已与首批海外合作行达成了合作意向,构建起较为完备的人民币贸易结算海外清算网络。

  商业银行缘何纷纷热衷于开办该项业务?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告诉本报记者:“如果人民币可以用于国际结算,则商业银行将会获得新的业务发展空间,而中资商业银行将是最大受益者。”

  连平认为,如同外资银行一样,中资银行在本币结算中的相对优势将明显优于外资银行,因为中资银行具有资金实力强大,清算系统发达和经营网点广泛的诸多优势。若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充当计价和结算的比例越来越大的话,中资银行的人民币国际结算量会相应增加,结算网络会逐步延伸到国际,并带来许多派生的业务,增加新的盈利机会,这将有助于其自身竞争力的提升。

  开展人民币国际结算有利于中资银行海外拓展战略。中资银行在海外目前主要提供以美元为主的各类银行服务,虽然分支机构逐步增多,但在当地的业务拓展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如果中资银行海外分行可以开展人民币的国际结算业务,就拥有了外资银行所不具备的独特竞争优势,进而带动其汇兑业务等收费业务以及融资业务的发展,这将有利于中资银行在海外的逐步壮大。

  增加业务品种自然也会带来相应收入。据介绍,商业银行开办此项业务,不仅会增加结算收入和汇兑收入,而且还会增加由结算业务衍生出来的其他业务收入,如融资业务收入以及账户维持费、清算费、咨询费等中间业务收入。这将有利于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多元化,促进商业银行业务结构的调整和盈利模式的优化。

  “随着某些大型的境外企业与国内企业的经济往来越来越密切,在国内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对用人民币进行国际结算的需求量也会随之扩大,以前这些企业与外资银行合作密切,与中资银行的合作机会不多。鉴于中资商业银行在这项业务上的相对优势,若中资商业银行开办该项业务,中资商业银行可获取很多新的客户资源。”连平认为。

  来自中行上海分行方面的消息证实了上述观点。该行表示,获悉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即将试点后,该行的部分企业客户反应十分积极,一批国家产业振兴政策扶持行业的客户已与中行取得联系,表达了愿做人民币贸易结算业务的愿望。

  不过,中资银行若想顺利开展人民币国际结算,还在技术和制度方面面临一些困难。某国有大行相关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目前跨国和国际间货币清算主要使用SWIFT系统,7种国际可流通货币在这一系统中可相互结算,人民币并不包括在其中。人民币若用于国际结算,应该要对系统进行调整和修改。”

  此外,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还需要对结算管理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和海外行管理制度以及相关的业务流程和考核机制作相应的调整、补充和完善。

  不过,商业银行开办人民币国际结算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困难。连平认为:“上述系统的研究开发和相关制度的研究确定均不存在障碍,一旦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的制度安排明确,商业银行可以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内,根据监管要求开发出相应的系统和建立相关的制度和流程。”

  相关链接

  什么是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

  简单来说,就是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发生业务时以人民币结算。以前中国法律不允许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发生业务时以人民币结算。国内企业进口或出口均需以外币结算,进口时需购汇,出口时需结汇,汇率风险完全由国内企业承担。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