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接连遭股东减持 羚锐成产业资本赚钱利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 23:02  经济视点报

  □经济视点报记者 李登攀

   5月13日,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羚锐股份)发布股东减持的提示性公告,称公司接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应龙)通知,5月8日,其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挂牌出售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6636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31%),还持有公司股份34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69%)。

  马应龙减持的这663.6万股,占马应龙去年举牌数的66%还强,据估算,马应龙将因此获利超过千万元。

  受国家新医改方案利好的刺激,中药股连续走高,因此羚锐股份成为了该领域产业资本赚钱的“利器”。

    大股东套现

  2008年10月21日羚锐股份的公告显示,马应龙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购入羚锐股份股票总计为1003.6万股,购入时间是2008年的9月10日至10月17日,占公司总股本的5%。

  举牌羚锐股份之后,马应龙取代了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为羚锐股份的第二大股东。

  据了解,马应龙主营中西药制造,兼营晶体饮料、塑料瓶、化妆品等业务。而羚锐股份作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核心业务中对业绩贡献最大的是膏剂产品。

  所以,在当时,业界普遍对马应龙此举的目的是战略性投资还是财务性投资纷纷进行猜测,并对此一直争论不休。

  羚锐股份当时表示,马应龙看好羚锐股份发展前景,认为其具备战略投资价值,在未来12个月内不排除在合适的市场时机下通过上证所系统继续增持公司股票。

  另外,由于当时羚锐股份的大股东持股比例相当低,其控股股东信阳羚锐发展有限公司持有的股权比例只有9.44%,据此甚至有分析人士认为,马应龙如果再继续增持羚锐股份,将有可能超过信阳羚锐发展有限公司,成为羚锐股份的控股股东。

  但仅隔约7个月时间,马应龙就减持了羚锐股份663.6万股,占当时举牌数的66%还强。这次减持说明,目前为止马应龙并无与羚锐股份进行业务整合的意愿,也并无与第一大股东争夺控股地位的意愿,而仅仅是一次股权投资。

  “马应龙现已‘出货’,所以现在看来,其目的已经很明显,那就是财务性投资。”羚锐股份证券事务代表叶强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

  相关资料显示,马应龙去年购入羚锐股份股票的价格在4.14元至6.20元之间。今年5月8日,羚锐股份的成交价格在7.68~8.20元之间。

  按平均价计算,在短短的7个月时间,马应龙通过减持羚锐股份获利1685.54万元。

  “马应龙已退出公司第二大股东的席位。据粗略估算,马应龙抛售公司股票累计收益将达50%。”对于马应龙减持获得的收益如何,叶强如是表示。

  而马应龙此时退出羚锐股份第二大股东地位,羚锐股份控股股东是否会借此机会增持,以此巩固自己的绝对控股地位呢?

  “公司目前还没有相应计划。”叶强表示。

   受益新医改

  羚锐股份的强势表现,让其成为了产业资本的赚钱“利器”。

  而纵观羚锐股份股东最近半年的表现,记者发现,羚锐股份不仅遭马应龙减持,公司另一股东上海复星也在接连减持。

  自2008年开始,上海复星就开始减持羚锐股份股票,而今年第一季度更是连续三个月减持羚锐股份股票。截至2009年03月31日,上海复星仅持有羚锐股份1.72%的股份。

  “上海复星与马应龙的目的不同,上海复星的战略是‘现金为王’,而马应龙则是纯粹的财务性投资。”叶强分析认为。

  “即使接连遭到大股东减持,羚锐股份也不需要担心,从目前羚锐股份的股价走势看,后期仍不排除有人看好它。”5月16日,国都证券郑州黄河路营业所证券分析师赵明如是分析。

  同时,赵明认为,中药股最近一段时间的强势表现,其深层原因主要还是国家新医改方案的刺激。

   而叶强也表示,新医改方案对公司的良好表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受此推动,羚锐股份在巩固原有核心产品的同时,目前正在积极实施新的工程项目。

  国家新医改方案自去年公布征求意见稿到今年3月份正式出台,医药股迎来了高速增长的大好机遇。而资本市场的良好表现,也反作用于新医改的顺利推进与实施,也为医疗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成为其实现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

  这样一来,那些曾逢低购进,游离在其间的产业资本也将迎来出手的大好机会——逢高抛售,高位套现,以此获取高额的投资回报。

  “马应龙或许有更好的投资项目,但也不排除将在今后有继续增持可能,毕竟马应龙还持有340万股。”对于马应龙今后会对羚锐股份如何操作,赵明分析到。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