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解抗剂前传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5日 22:55  经济观察报

  谢良兵 朱熹妍 汪旗

  在呼和浩特,每天早上五六点,下午五六点,都是整个乳业链条开始兴奋的时间。在晨光或暮色中,奶农们赶着牛儿来到奶站统一收奶。

  这些大大小小的奶站,之前被认定是导致三聚氰胺奶出现的“罪恶一环”。如今为了保证奶源的安全,在这里的两大乳企伊利、蒙牛都派专人进驻奶站,让奶站工作的每个细节都在自己人的监控当中。

  这些奶送进签封的罐中,被装有GPS的货车拖到加工厂,再进行进一步检测,然后被收入储藏罐,等待被加工。整个加工过程据说都是无菌化操作,用乳企人的话说就是:“进入储藏罐后,就再也看不到奶了。”

  尽管乳企都加大了防护,但有关乳业的坏消息还是一个接一个。

  去年的“三鹿事件”让人们知道了三聚氰胺,而今的“无抗奶”风波,又让人们认识了“解抗剂”。

  还有多少东西被非法地添加到了牛奶里?根据卫生部的 《要求》,此次被明确禁止在乳制品中添加的四种物质分别是:皮革水解物、三聚氰胺、β-内酰胺酶(即解抗剂)、硫氰酸钠。

  按照相关部门的解释,皮革水解物的生产原料是制革工厂的边角废料,添加到牛奶里可以增加蛋白质含量;三聚氰胺用来冒充蛋白质;解抗剂用来掩蔽抗生素,冒充“无抗奶”;硫氰酸钠则用于保鲜,可延长牛奶保质期。

  “解抗剂”的诞生

  “解抗剂”学名β-内酰胺酶。它的出现其实就是科学家们在实验室当中针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提炼出来的一种化学用品,而它恰恰能有效分解牛奶中残留的抗生素。因此,早在上世纪50年代,β-内酰胺酶类物质就在国外被用作牛奶中抗生素的分解剂了。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在牛乳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抗生素,用于治疗牛乳腺炎和其他细菌感染性疾病。2006年“无抗奶”概念在中国大肆行销,但就中国目前的奶牛饲养环境而言,牛奶的绝对“无抗”很难达到,也就在这个时候,市场上开始出现“抗生素分解剂”。

  那一年,各类牛奶抗生素分解剂的销售信息在网上传播。这些销售“解抗剂”的介绍中,都提到了因应国家“无抗奶”的号召,有关专家研制出了抗生素分解剂。2006年8月,浙江杭州的《青年时报》甚至就此做过调查,并发表了《网上开卖“牛奶抗生素分解剂”》的报道。这是国内较早报道“解抗剂”的媒体,只是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关注。

  在这篇报道中,《青年时报》的记者发现诸多“解抗剂”的销售信息,大多来自一个叫“河北石家庄金玉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企业。在与记者的对话中,这家公司号称蒙牛、伊利和三鹿都在使用他们的产品。

  在国外,有关β-内酰胺酶用于分解抗生素的公开报道,是在1984年的美国乳品科学协会第79届年会上,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人员提交一篇研究论文,阐述了用β-内酰胺酶分解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研究。2001年一项提交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审批的专利中,也涉及了采用β-内酰胺酶分解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内容。

  在中国,较早涉及“解抗剂”的,是在2001年出版的郭本恒主编的《乳制品》一书。书中对抗生素的控制有一条“添加青霉素酶或产青霉素酶的微生物Micrococcus于乳中,使残留的青霉素失活”的论断。

  因此,有人判断,中国的“解抗剂”被使用也有七八年的时间了,只是到2006年才被大范围地应用。2007年,杭州北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申 请 了 一 个 专 利 号 为CN101089178A, “一种β-内酰胺酶、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的专利,这项专利的主要内容就是β-内酰胺酶的制备及在牛奶中抗生素残留分解的应用。

  而本报记者的调查还发现,“β一内酰胺酶用于分解牛奶中抗生素”的研究曾经进入了863计划。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8年2月第33卷第2期,发表了一篇由成都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军事医学研究所郑颖等人撰写的论文《TEM-116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对牛奶中抗生素的清除》。据其称,这项研究是国家高科技发展863计划的项目(编号2001AA215051)。

  文章称,“由于抗生素的存在,一些高质量的奶制品如酸奶、奶酪就无法加工生产。β-内酰胺酶是一种既能完全降解牛奶中残留的抗生素,减少奶产业的损失,且对牛奶质量无影响,对人体健康也无任何损害,可作为一种新型食品添加剂进行使用。”

  文章还指出,TEM-116型酶具有广谱高效、无毒、每升牛奶使用成本低廉,通过工程菌发酵易得等优点,可成为一种解决牛奶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的较好的食品添加剂。文章认为,虽然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水解物和加入酶的TEM-116酶仍保留在牛奶中,但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毒害,牛奶仍可安全饮用。

  “解抗剂”的流通

  和三聚氰胺一样,“解抗剂”在一些专家研制成功之后,顺利地进入了流通领域,进而被奶农或奶站添加到了牛奶当中。

  在百度上,有关“解抗剂”销售信息的搜索结果铺满屏幕。甚至可以发现,自从2006年行业标准强制检测抗生素以来,网上售卖分解酶的生意一直红红火火。

  “无抗奶”风波之后,销售“解抗剂”的信息并未减少。中国食品产业网等一些专业网站上,都有推销“解抗剂”的商户。

  5月13日,本报记者以客户的身份致电一家卖“解抗剂”的公司人员。他声称:“我们的产品是生物制剂,没有危害,也绝对检测不出来。”但他们非常谨慎,不愿直接现场交易,但可以邮寄。

  这些号称采用生物制剂的新技术,将产品分A类酶剂和B类酶剂,据介绍,A类对牛奶中青霉素残留物分解特别有效,B类对头孢类抗生素的残留物分解特别有效。形态又分为分解酶和成型剂。这些经销商都称,由于其成分是蛋白酶所以没有任何安全隐患。

  他们甚至在网上介绍了添加的方式:将分解酶溶入2公斤水中,15~20度水温搅拌均匀,每吨液态奶用1支(视奶中青霉素残留量而定,若残留高则多加入青霉素酶)加入奶中,搅拌(勿加到奶沫上,否则会不起作用)时间根据奶的温度决定。奶温2~4度时一般需要等待8小时以上。若奶温是10~20度之间一般等待5小时后即可。加入分解酶后奶温最高不能超过30度,直到生产为止。以上加入45分钟后再加入成型剂(也是蛋白酶合成的制剂)。用量用法与上相同。

  有意思的是,检测这种β-内酰胺酶的技术也层出不穷。同样的,称作“牛奶抗生素检测试剂盒”的销售人员在 “无抗奶”风波期间也迅速“占领”了网络。他们不仅能检测出牛奶中的抗生素,还能检测出β-内酰胺酶,即是否有“解抗剂”的加入。

  针对市场上出现人为使用一些生物制剂去降解牛乳中残留抗生素的“无抗奶”的现象,国内很多大型乳企也申请了“乳制品中抗生素水解残留物的检测方法”的专利,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解抗剂”的“高效”和造假“无抗奶”的猖狂。

  2006年5至8月间,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的崔生辉等人曾在北京零售超市中采集了五个厂家生产的、不同种类的牛奶样品38个,检测发现,63.2%的样品检出β-内酰胺酶。这项检测结果以 《“生鲜牛乳抗生素分解剂”的鉴定与检测》文章形式,发表在《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7年19卷2期上。

  这篇文章称,“生鲜牛乳抗生素分解剂”的主要成分是β-内酰胺酶,在北京市场上收集的38份零售牛奶样品中,63.2%添加了这种酶,而“生鲜牛乳抗生素分解剂”的主要成分β-内酰胺酶是我国不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文章结尾呼吁,要“加强对牛奶中β-内酰胺酶的监管”。

  来源:经济观察网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