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济复苏关键在于中美经济新模式的对接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4日 00:59  21世纪经济报道

   张涛

   近期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制造业指数等指标的企稳,以及会计准则对于“公允价值”原则的放松和金融市场的初步解冻,促成金融巨头一季度的盈利,自觉不自觉地让大家感觉最黑暗的时刻可能已经过去(毕竟从2007年12月算起,美国已经衰退近18个月),而道指从3月初的6547谷底重返8000以上(截至目前升幅已近28%左右),也显示市场乐观的情绪开始上升。当然接近两位数的失业率(4月份为8.9%,而美国当局在压力测试中对2009年平均失业率的不利假设就是8.9%)仍是压在公众心头的一块巨石,其对未来收入预期的不利影响,也会对刚刚缓解的消费信心续升产生阻碍,同时还会强化美国家庭通过增加储蓄的去杠杆化过程。

   据麦肯锡研究显示:在收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储蓄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会转化为消费支出减少大约1000亿美元。因此,如何保持住当前这种良好势头,是摆在美国当局面前的问题。但自危机爆发以来,关于此次危机的根源就一直存在分歧,相应对于危机的救赎也存不同意见(究竟是采用凯恩斯式的政府干预,还是遵循奥地利学派的市场自愈),而观察美国当局的举动,特别是从3月美联储正式启动非常规货币手段,到修订“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再到“压力测试”,则反映出美国当局在此种分歧中小心翼翼拿捏的态度。

   实际上究竟是让股权人承担成本,还是让债权人承担成本始终是此次金融危机解救中奥巴马政府不愿意明确的,但又是核心的问题:因为对于美国政府来说,完全通过国有化,即通过稀释股权人(美国人是主体)的利益来化解这场危机,无疑会受到国内质疑;相反通过印发钞票,发行国债来向金融系统不断注资,则是稀释债权人(外国投资者是主体)的利益,自然同样会受到外国债权人的质疑,正是在这样的模糊之下,会看到一方面美国政府通过会计准则的修订,来暗许金融机构以美化问题;同时还是要通过相对严格的“压力测试”来纠正过度美化的银行资产负债表,而此后市场的积极反应,也表明大家对政府此举的接受。

   另外,奥巴马新政府在未来美国经济增长动力方面的态度,则是十分明确的,在奥巴马近8000亿的经济刺激中,救助资金的占比约为30%(政府财政救助和保护弱势群体),减免税占比为36%,剩下34%的2700亿资金被用于了包括教育、医疗、能源、基础设施和科研等涉及未来经济长期增长的项目,正如奥巴马援引《圣经》所言,“建在沙子上的房屋会倒,岩石上的房子才能长久屹立”,美国正在试图调整维系了近30年的经济模式——依靠金融财富的泡沫化,支持过度消费的经济模式。

   相应中国方面,在政府投资和信贷支持的双重驱动下,经济已经出现了较明显的回升势头,投资和消费强韧在很大程度弥补了外需对经济的拖累(一季度消费、投资和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分别为4.3%、2%、-0.2%),而且当美国人开始学着存钱的时候,美国居民储蓄率已经由危机前的0左右,上升至目前的4.2%;中国人正在开始学着花钱,目前实际消费增速高达16%左右,两者均为近十余年的高点。当前中国政府实施的包括小排量汽车优惠政策,家电、汽车、手机等下乡政策,则暗示着中国正在启动耐用品消费带动下的内需时代。

   因此,如果说此次危机打破了中美经济间的旧平衡——美国凭借自身拥有的世界货币发行权,不断强化其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核心地位,以保证其能最大程度的享受后工业化红利(通过产业空洞以赚取本土不能实现的劳动力和环境等利差),进而维持过度消费;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为尽快完成工业化进程,也主动迎合发达国家后工业化时代的消费膨胀,投资饥渴症不断恶化。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中美经济能否出现新的平衡,特别是中美经济新模式能否有效对接。

   对于美国而言,问题的核心就是,如何在新模式成型之前,能否适度地保持消费的增长,关键之处则在奥巴马如何履行其承诺的创造400万个就业岗位,因为若美国家庭的收入不能提高,5%的储蓄率就意味着每年要减少5300亿美元的消费支出,已经和奥巴马的经济刺激方案总额大体相当了。

   对于中国而言,依照十年前的经验,以及政府、银行、企业和居民相对健康的资产负债条件,完全可以依靠政府投资来遏制经济下滑态势,但是在投资高速增长的背后,是否存在对于民间投资的挤压,伴随实际利率的攀升(目前1年期实际贷款利率已经升至6.81%),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民间企业融资环境如何改善;高速信贷增长之后,是否存在银行潜在坏账上升的风险;在保持经济增速的同时,如何坚守既定的环保、能耗的目标等,均关系到当前经济复苏势头能否得以保持,更重要的则是在当前全球经济筑底的过程中,如何积极应对已经开始改变的外部环境,并且尽快抓住与其重归平衡的路径。

   (作者为中国建设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研究员)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