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3G技术提高科技抗灾能力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3日 16:39  通信信息报

  ■本报记者 席大伟

   “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恰遇3G商用之时。可见,科技抗灾中通信产品“金含量”是多么重要。事实证明,这个“金含量”不仅表现在通信产品的高科技含量,也包括了通信产品的合理布局——固话、手机、宽带一个都不能少。

   通信工具一个都不能少

   多次自然灾害,尤其是去年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中,固话、小灵通经受了考验,凸显了通信工具一个都不能少。

  一位从事无线通信行业的人士曾说,地震发生不久,他急忙给距汶川只有300公里的家打电话,在拨打手机15分钟后,依然没有接通,随即拨打了固话,试了几次却幸运地接通了。

  固话、小灵通不仅抗震能力强,在震后抢修通信的过程中,由于固话和小灵通的独特优势,也是抢修中能最快修复和使用的。在5.12地震的震中汶川,固话、小灵通和宽带于2008年5月15日13点55全面恢复,这是汶川第一个恢复对外通信的通信工具。在青川,地震发生17个小时候后,第一个取得对外联系的就是固话。2008年5月14日8时40分,理县的固话、小灵通、宽带通信第一个全面恢复。

   提高3G时代抗灾减灾能力

   如果有3G,汶川地震中的许多人可能会幸免遇难。尤其是3G时代的移动数据业务,将不断丰富并提升通信工作的抗灾减灾能力。

   以中国电信目前开通的3G业务之一的移动全球眼为例,抗震指挥部的人可以实时浏览现场图像,及早、准确、高效地制定抢救方案,赢取宝贵救援时间。

   同时,3G时代的无线视频监控,将有助于灾后指挥中心能及时了解前方灾情,在第一时间捕捉到灾后余震、救援、人员损伤、房屋损毁等各种现场情况。手机智能导航,不仅将为救援人员提供导航服务,还能为震区百姓寻找安全庇护地提供支撑。去年汶川地震时,几百人爬山涉水,拉网式的搜寻也就可能不会上演。无线高速上网也将为震区百姓和救援人员的沟通提供一条快捷和有效的途径。去年地震时,就有网友通过互联网给救援人员提供了直升机降落建议,而无线宽带的应用,极大地扩展了互联网的应用。

   通信产品或可超前发展

    灾区的通信建设在有效推进的同时,新通信技术加快了应用的步伐。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截至今年三月底,四川、陕西、甘肃三省开工三千五百多个通信项目,竣工两千七百零九个,累计完成投资一百二十四亿元,完成灾后重建规划总投资的六成多。

   中国电信结合“光进铜退”在灾区部署3G。中国电信近日表示,四川省汶川地区灾后重建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不仅已经恢复了灾区各县的通信能力,还结合“光进铜退”重建部署网络,在受灾地区直接部署光纤,并在灾区同步规划建设了3G网络。同时,中国电信承建的四川应急中心和保障体系预计在两年内完成,这个应急中心和保障体系在CDMA网络基础上为政府部门、行业用户提供广域的、全覆盖的无线集群调度指挥系统等。

   总之,通信技术科技含量的提高,不仅为灾区的重建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撑,而且进一步提高了应急和抗灾能力,是灾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