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谢利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4月份物价数据,引发了人们对未来宏观政策走向的猜想。目前对未来经济走势和可能采取的政策措施,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种观点认为,物价持续回落显示生产与消费需求均不旺盛,说明国内经济虽有复苏迹象,但回暖态势仍不稳定,政府还应继续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加以调控,包括进一步降息。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虽然短期面临通货紧缩压力,但随着国内需求逐步回升,加之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未来通货膨胀有可能会再次抬头,因此“不宜再将利率水平调得太低,以免将来通胀预期再起之时加息步伐难以及时跟上”。
实际上,对短期内物价仍会保持下降趋势,持上述两种观点者都并没有太多疑义。目前公布的CPI、PPI各项指标显示,近期食品和非食品价格仍处下降通道,另一方面,非食品价格短期也难有起色。虽然PPI每月的环比降幅在逐渐缩小,但由于实体需求的恢复仍需要时间,因此,短期内非食品价格仍将处于负增长阶段。
从物价走势以及消费和投资的可持续性出发,并结合当前我国信贷结构和国际市场等情况综合考察,也支持“中国经济依然面临较大通缩压力”这一说法。从今年前几个月的消费、投资增长来看,在收入增长没有得到有效改善的情况下,消费能否持续增长值得怀疑;而投资增长由于主要表现在财政项目上,民间投资尚未启动,因此这驾马车对经济的拉动效果也有待观察。另一方面,今年以来银行新增贷款虽然大幅增加,但主要投向为政府主导的投资项目和大型企业,相比之下,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资金短缺状况并未得到缓解。因此,有必要维持流动性的充裕。此外,全球经济都处于通缩的阴影下,主要经济体央行纷纷将基准利率降至历史低点,我国恐难以维持较高的利率水平。综合以上因素,有专家认为,为了降低失业率,提高需求水平,货币当局采用扩张政策,维持减息步调,将是一种较为现实的选择。对此,央行一位官员不久前也公开表示,中国降息仍有空间,但不是很大。
不过,也有一些分析人士从当前面临的通缩压力中,嗅出了未来或将出现通胀的味道。交行研究报告分析认为,随着CPI翘尾因素逐步减弱以及国内需求的逐步回升,下半年物价降幅将趋缓。另外,受近期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以及国内投资增长推动部分生产资料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因素影响,物价有可能重回正增长。报告认为,全球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上升,而我国货币供应量的高增长对物价的推动作用有一年左右的时滞,从今年以来信贷加速转化为货币供应量的上升看,明年通胀重新抬头的可能性在增加。
究竟是应对通缩还是防止通胀,这就涉及到货币政策调整的时点问题。对此,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认为,如果潜在增长率保持两个季度以上,相应的价格水平呈上涨态势,同时就业率改善,工业增加值上涨,消费增长率提升,PMI以及发电量之类领先指标持续在50%以上的较高水平,就表明货币政策应该开始适度紧缩。她认为紧缩可有多种选择,包括提高利率,加强窗口指导,减少对过剩产能行业的资金投入,同时辅之以将M2增长率保持在些许超过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上涨之和的水平上,或者减少银行新增贷款规模,降低乘数效应。
虽然CPI、PPI等数据的公布,再度引发人们对下一步宏观政策走势的猜测,但央行日前已表态,要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这意味着,刺激经济增长仍是政府当前最为关注的问题。而对于未来可能出现的通胀现象,则要加强政策的前瞻性,以确保宽松政策能及时有序地退出。对此,专家也普遍认同,只要善用利率以及其他数量工具,准确把握时点,货币政策防止通胀的效应非常显著,“因为相比较于通缩,通胀更易于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