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献给首个国家防灾减灾日:中国在灾难中坚强成长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2日 17:24  中国政府网

      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记者魏武、卫敏丽)5月12日,我国迎来首个国家防灾减灾日。这个特别的日子,蕴藉着华夏儿女对汶川地震遇难者的深切追思,昭示着中华民族前事不忘、共御天灾的坚定决心。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范--我国防灾减灾工作发生深层变革

      干旱、洪涝、台风、地震……除现代火山活动外,几乎所有自然灾害都在我国出现过。

      生命和家园的代价,促使人们因之而改变。

      “以前人们对灾害的重视很不够,认为灾害是不能预防的。天灾面前,人们无能为力,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卢耀如说,这种思想的存在,妨碍了人们灾害防范意识的确立。

      “这些年最显著的变化是,从国家到普通老百姓,大家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普遍重视了。”卢耀如说。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副主任方志勇对这种变化的感受尤为真切。“过去人们基本上将减灾与救灾工作划等号。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减灾是一个包括备灾、救灾救济和灾后重建在内的系统工程,对自然灾害的关注度也显著提高。”他说。

      从党中央国务院到各级党委政府,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基层干部,从专家学者到人民群众,从认识到理念,从单一到综合,从政策到总体规划等防灾减灾工作变化正在发生:

      --2005年初,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更名为国家减灾委员会,负责制定国家减灾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划,协调开展重大减灾活动,综合协调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及抗灾救灾等工作。

      --2007年8月,《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等文件明确提出了我国“十一五”期间及中长期国家综合减灾战略目标。

      --突发事件应对法、防震减灾法、防洪法、防沙治沙法、水污染防治法等30多部法律、法规,形成了全方位、多层级、宽领域的防灾减灾法律体系。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对灾害应对、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事项做了规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为汶川灾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法制保障。

      --2009年5月11日,中国政府发布首个关于防灾减灾工作的白皮书《中国的减灾行动》。

      ……

      更趋完备的政策和法制保障,更为有效的体制和机制,更为科学的决策体系和更为全面的教育科技体系……犹如一只只有力的巨手,把我国防灾减灾工作不断推向更高、更深处。

      开放合作,减灾外交成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表达。

      1990年,中国第一次宣布灾区可以对外开放。中国在减灾领域与联合国有关机构建立紧密型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参与联合国框架下的减灾合作。

      2005年9月,中国政府主办第一届亚洲部长级减灾大会;2008年12月,举办加强亚洲国家应对巨灾能力建设研讨会。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先后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多个国际组织向中国提供了资金或物资援助。

      中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表现出的开放姿态和大国胸襟,给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

      从单兵作战到多元参与--我国防灾减灾工作实现由政府主导到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一只手,或许透着柔弱;相挽的千万只手,则能撼山动岳。

      人们清楚地记得,汶川地震消息传来,北京、上海、广州……千里之外,千万条“黄丝带”走向献血车、走向捐款箱;志愿者、民间救援队、公益组织、慈善机构……千万颗焦灼的心,千万双援助的手,霎时与灾区人民连成一体。

      地震发生后不久,党中央、国务院确定“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对口援建机制,19个省市立即行动,对遭受严重地震灾害的四川、陕西、甘肃等地实施对口支援帮助。奋战在灾区的数万名援建者,用心血、智慧和汗水,与灾区人民一起,托起恢复重建的希望。

      “政府一声令下,全国立刻动员起来。”民政部救灾司司长邹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对口支援机制成为提高灾区恢复重建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举国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深呼吸,面带微笑和旁边的人握握手。”绵阳九洲体育馆,作为“希望九洲”黄丝带行动的志愿者,来自南京的王宇诚耐心地引导十几位受灾儿童学习自我管理。

      数字显示,汶川地震发生后,深入灾区的国内外志愿者队伍达300万人以上,在后方参与抗震救灾的志愿者人数达1000万以上。

      2008年5月12日,北京8家民间机构联合发起了“小行动+许多人=大不同”的救助活动。

      5月13日,成都“根与芽”、“多背一公斤”、NGOCN网站以及其他几家民间组织决定实施联合救灾行动。地震发生后短短半个月时间,全国120多家民间组织加入这一行动。

      ……

      关于汶川抗震救灾工作中各方力量的关系,有人做过生动的描述:如果政府和军队力量是心脏与主动脉,民间组织是血库,协调性组织就是静脉,志愿者就是生命之血。政府资源和社会力量优势互补、协同配合的抗灾救灾格局,具有突出优势。

      专家认为,对口支援、民间组织、志愿者等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相关信息的进一步公开、开放、透明,各种社会力量的充分整合,是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取得重大胜利的重要保证。

      从简单原始到现代高效--科技的作用在防灾减灾工作中“风头正劲”

      灾害突降时,效率是生命的同义词。

      33年前,唐山大地震夺去24万多个鲜活的生命。那时,没有机械、没有通讯、没有装备,用于抢救一个个生命的,只有双手、铁锹、钢钎;没有精密的电子仪器,大雨中的唐山机场内,飞机起降一度仅靠肉眼指挥。

      33年后,灾害向汶川袭来时,挖掘机、推土机、铲车、直升机、巨型运输机……数以千计的重型机械第一时间、第一速度出现,成为与死神争夺生命的关键手段。

      科技的巨力,可以化千里为咫尺,事半而功倍。

      从无人飞艇到探空气球,从有人飞机到无人飞机,从光学卫星到雷达卫星,地基、空基、天基观测系统……在对灾害与环境状况全天候动态监测预报的灾害预警预报系统中,高新科技焕发出强大的力量。

      民房、车间、细流、巨川、受灾范围、火点面积……在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源源而来的数据化作一幅幅图片,清晰地展现出灾害发生的情况。

      “过去救灾主要靠人力。我们即使到灾区,所了解的也只能是点和线上的情况,很难做到全面准确了解。”方志勇说,如今有了这些“天眼”相助,对灾情的把握就可以“八九不离十”了。

      “专用卫星的使用标志着我国把最先进的技术纳入到防灾减灾工作中。”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史培军认为,先进技术的运用,为重大自然灾害的核灾和指挥系统及时处理灾情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促使我国的灾害测量由不准确定量向准确定量迈出了关键一步。

      一组事实,见证着我国防灾减灾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

      --中国大江大河防洪能力进一步提高,部分主要河段已基本具备防御100年一遇洪水能力。中小河流防洪能力不断提高,重点海堤设防标准提高到防御50年一遇洪水能力。伴随国家财力的增长,我国建筑物抗震设防水平持续提高。

      --重点研究开发地震、台风、暴雨、洪水、地质灾害等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关键技术,森林火灾、溃坝、决堤险情等重大灾害的监测预警技术以及重大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分析评估技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规定字字千钧。

      --提升灾害监测预警、防灾备灾、应急处置、灾害救助、恢复重建水平,建立城乡社区减灾工作机制,基本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预案体系,全面提高城乡灾害综合防范能力……《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绘就我国综合减灾工作蓝图。

      --从备灾、应急与救灾到灾后重建,从生产安全到救灾救济,从应急管理到风险转移……短短几年时间,原先只有单一救灾功能的减灾体系迅速完善成立体化全方位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

      --防灾意识、知识水平、避险自救能力……与灾害预防有关的科技知识写入课本、走进课堂,从单灾种到综合灾种的防灾教育和科技支撑体系已经建立。

      --从沙尘暴到地质灾害,从海洋浮标到环境监测站,从水体污染到农业病害……我国应对主要自然灾害的防范体系与能力基本形成。

      ……

      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面对日益严峻的自然灾害风险,我国的减灾工作仍然任重道远。目前,我国防灾减灾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减灾综合协调机制尚不健全、减灾综合性法律法规和相关配套政策不够完善、灾害监测体系还有待健全、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社会公众减灾意识仍需提高等。

      一个智慧的民族,必能历难而弥坚。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设立国家防灾减灾日,意在警醒全社会,必须提高对防范风险的意识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

      放眼未来,以经济社会发展繁荣为动力,我国防灾减灾工作必将进一步深化、提升和完善,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