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治淮19项骨干工程发挥流域防灾减灾“骨干”效益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2日 17:24  中国政府网

      新华社合肥5月12日电(记者罗婷、马姝瑞)在我国首个防灾减灾日,记者从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获悉,作为流域“骨干”防灾减灾工程,治淮19项骨干工程目前已基本建成,并开始发挥重要效益,多年平均减淹面积达349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减灾效益达82亿元。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主任钱敏介绍说,随着治淮19项骨干工程的完成,以水库、河道堤防、行蓄洪区和控制性枢纽为主体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基本形成,淮河中游淮北大堤保护区及重要城市防洪标准由不足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下游由不足10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沂沭泗河中下游地区由不足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淮河流域的防洪安全屏障更加坚固可靠。

      19项骨干工程之一、有着“淮河上的三峡工程”之称的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的建成,使淮河干流的防洪标准由过去的不足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淮委专家表示,一旦淮河发生50年一遇以上洪水,配合现有水库、河道堤防和行蓄洪区,可确保淮北大堤保护区内1000万亩耕地、600多万人口以及沿淮重要工矿企业和城市安全,一次性防洪减灾效益为306亿元,是工程投资的10多倍。

      与此同时,淮河防汛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也取得显著成就。在雨情、水情传递上,由信函到电话、电报、超短波、微波数据传输,由电子计算机联网发展到自动遥控测报;在雨情、水情情报的处理上,从人工译报到微机译报直至建立网络数据库,使查询、制表、检索、维护等实现了自动化。在编制洪水预报和作业预报方面,实现了由手工演算到计算机处理的转变。在气象预报方面,淮委利用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技术,及时发出和实时探测降雨信息

      淮河流域包括湖北、河南、安徽、山东、江苏五省40个地(市),是中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和能源基地,也是京沪、合徐等重要铁路公路纵横交汇地区,被称为“中国大江大河中最难治理的河流”。1991年,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太湖的决定》,决定实施包括临淮岗洪水控制、怀洪新河、东调南下及淮干扩大行洪通道等重大项目在内的治淮19项骨干工程。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