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坪村:安居者的创业梦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2日 09:03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张鑫见习记者刘雪涛

  马云平一直盘算着找个“项目”,这样的想法在迁入新居后,逐日强烈起来。

  5·12地震,曾使有31户人家的陕西省略阳县徐家坪镇上坪村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2008年8月,上坪村作为略阳县确定的整村迁建集中安置点,启动了其建村历史上最高规模的集中重建。在此之前,它曾因灾情的严重受到了陕西省各级领导的高频度察访。

  “多亏了政府,多亏了人家天津人,投资了600多万元,几个月时间就修好了,要我们修,现在恐怕还在帐篷里住着哩。”马云平说。

  春节前,马云平交了4.5万元,住进了新房。“实际上等于现交了1万5千元,其余3万块钱直接由政府出面给我们贷款交了。”

  31户人家的二层小楼依山而建,分三排整齐地呈梯田状分布,白墙红瓦粉刷一新。站在倒塌的旧居一旁,在四野荒寂的山坳里有着不真实的色彩感。

  一台压路机在房前的路面上来回行驶,几个工人正在修挖防洪渠。“马上要铺水泥路面,现在是打基础。” 马云平热情地招呼记者进屋。

  卧室、客厅、厨房、晒台、自来水,“做梦都没想到,基本上是扛着铺盖进来就能住,”马云平说。

  门前的护坡、屋后的挡墙、做饭用的沼气池都已经修好,“自来水也是人家天津人投资修建的,在山上头建了个水塔,直接流到每家厨房里了,就是水质不太好”。回望一眼百米开外自家残貌依旧的土坯房,马云平总觉得有点恍惚,“原来都是土坯房,有的房子住了有二、三十年,地震的时候,都给震塌了。”

  连同房屋震塌的,还有31户人家脆弱的经济生态。在漫长而封闭的年代里,上坪村人靠脚下的土地,过着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种粮、种菜,基本上不用买,当然也卖不出去。前两年,大部分人家还养蚕,每年有一些节余,日子比较稳定。”

  在土地短缺的陕南农村,上坪村是为数不多的拥有人均土地较多的村子之一,也是在外打工人数最少的村子之一。“人均3亩多地,全村加起来有上千亩,而且比较集中,如果集中管理利用,取得的效益和收入肯定要比外出打工高。”马云平非常自信地说。

  马云平是个会点手艺的人,也是村里人认为见多识广的能人,“近来我常常想这个问题,就是看外面有没有公司到我们这里投资,我们出土地、出劳力,赚的钱人家拿大头。”

  促使他做出如此设想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这里因为地震成了明星村,那么多领导和记者来,电视报纸上一直报道,肯定有人愿意来投资,就是没有人牵线搭桥。”

  有几次,“找个项目”的冲动促使马云平下决心要“到外面去看看”,他和简福军几个村民商量了一番,最终因为没有经济能力“出去考察”,不知道应该到哪里考察而不了了之。

  “现在老百姓最缺的就是信息,”马云平说,“农村交通不便,信息少,大家都非常希望政府和媒体能够给我们提供致富的信息!”

  他向来此视察和采访的领导与记者不断述说着自己的想法。最令他激动的一次是,陕西省省委书记赵乐际来此视察,马云平说出自己的愿望后,“赵书记很激动,当时紧紧地握住我的手,说灾区的群众能有这种想法,让他很高兴”。

  在马云平的设想里,应该拿出一部分土地种植桑树,养蚕;一部分种草,养牛。“养鸡养猪不行,猪肉价格不稳定,养鸡需要技术,不好养”,“要形成大规模的养殖,分散养,统一卖”,可是,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他渴望有企业来投资规划,“采取公司加农户的形式”。

  对于如何利用好新建的村庄,马云平也有考虑,“要形成规模的农家乐,每家都搞,要有特色,城里人来了要觉得新奇”。

  可这一切,都需要钱。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