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动油价 多看“硬”指标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2日 04:51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张楠

  《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以及《答记者问》的发布,在市场上立即引起轩然大波:一方面这个新规得到部分市场人士称赞,称其对成品油定价机制更加公开、透明;另一方面这个定价机制和发改委对几次调价的解释却又被严重质疑。

  在这一幕中,我们看到了发改委等政府部门不管是主动还是迫于舆论压力,都在一步步将定价机制推向市场化;但我们也看到,每一次调与不调、怎样调,政府都会有其自己的理由。

  梳理近年来的历次成品油调价,特别是2008年以来的几次调价,可以看出,2008年上半年国际油价大幅攀升到130美元,炼油板块巨亏,但发改委直到6月20日才将汽柴油价格上调到相当于83美元原油价格的价位,原因很简单——全力保供、保奥运。

  到去年四季度,油价已经大跌,炼油业成为“暴利”行业,下调成品油价格却直到12月份才“姗姗来迟”,原因也很简单——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同时进行,同时也可能考虑到给炼油行业一个自我修复盈利的空间。

  今年的两次降价,明显是在考虑到国内经济运行趋缓、成品油消费萎靡的经济环境下做出的刺激内需决策;而3月25日的突然上调汽柴油价格,则被认为是希望通过提高批发价格和市场信心,解除贸易商的观望心理,同时给市场放出调价更加市场化的信号。

  而周四风传调价决策已经下发到石油公司,但最终被有关部门紧急叫停。分析原因,无非是考虑到近期国内经济刚有起色,春耕又尚未结束,调高价格会提高社会物流和农业成本,不利于经济的复苏。

  如此看来,每一次调价,原油价格的变动都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相关部门总是会基于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来做出不同的决策。

  不可否认,相关部门将成品油价格作为调整国内经济的一个重要砝码,又要关注市场又要顾及其他社会影响,做决策实在不容易。但得到的结果却总是:出力不讨好,每次调价都要挨骂。

  政府要考虑的因素很多,经济承受能力、老百姓承受能力、防止投机因素作祟、让石油公司保持合理的利润、符合能源消费的发展方向……每一次调价都要重新考虑当时的市场环境,想要面面俱到,政府的手要伸多长才行?又要花费多大的精力才行?

  几乎每次调价都会有质疑声出现,人们质疑为什么成品油价涨得快跌得慢,质疑是否两大石油公司会从中获利,猜测发改委的每一次调价动机和可能性。这次还没调价,又已是如此。

  《办法》公布了“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但发布《办法》当日就已经超出了这个标准,却至今尚未调价。

  成品油定价如此,天然气定价、电价等价格改革也莫不有这样的问题。

  政府本不必将自己的决策陷入这样的社会舆论的包围。业内人士认为,“软”因素的尽量减少和“硬”指标的作用增大,才是定价机制的关键所在,也是市场化的关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