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00企业捐赠62亿 彰显公民力量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2日 04:24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肖晓芬

  “5·12汶川地震”已经悄然过去整整一年了,这次百年不遇的天灾带给人们的伤痛也许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平复。但在大灾面前,包括志愿者、企业、全体公民贡献出的大爱,将成为历史上值得纪念的一页,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在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每日经济新闻》推出了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企业捐赠榜。可以说,这是一次企业公民社会责任感的大觉醒。而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慈善和公益的行列,正是一个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

  企业成慈善捐助主力

  一年前的“5·12”,地动山摇发生时,成千上万的志愿者加入到灾区救援中,社会各界纷纷捐款捐物。据了解,由于去年地震、雪灾等重大自然灾害,去年的社会各界捐赠总量出现了较大的增长。根据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的数据,2008年中国接受国内外各类社会捐赠款物共计1070亿元,是上一年的3.5倍。而据有关机构统计,在去年社会总的捐赠额中,地震捐赠占到六、七成。

  过去几年是中国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几年,同时也是中国民营企业家慈善意识大大增强的几年。去年,仅汶川地震的捐赠中,就有六成来自内地的民营企业。据统计,汶川地震的捐款达到800亿,从捐款结构看,海外捐款占比例很小,国际社会捐助12亿元人民币,中国港、澳、台地区捐款加起来30亿元,而最大部分是来自内地,其中超过60%的捐款来自于民营企业。正如福布斯在不久前发布2008中国慈善榜时指出,“民营企业及企业家已经构成了中国慈善捐助的主力。”

  此外,记者注意到,除了现金的捐赠之外,很多企业都在第一时间向地震灾区捐赠了大量的急需物资,包括各种应急生活用品以及通讯器材,甚至有很多企业家多次亲赴灾区实施救助,比如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等。

  据了解,在四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华为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供应商,派出了包括公司高层、技术人员等在内的20支队伍共196人,在灾后第一时间奔赴救灾前线,投入到当地通信网络的重建与维护中,共捐赠了价值1亿元的电源、基站等应急通信设备,其中包括由成都军区空投的4000多部超长待机CDMA手机。

  爱心在灾后延续

  其实,灾难只是短暂的瞬间,真正艰难的,是灾后重建的漫长过程。灾区所需要的,也不仅仅是灾难发生时各界火山喷发般的爱心,而是更长久的关注与支持。

  令人欣慰的是,直到今天,在地震过去一周年后,还有不少的企业以他们各自的方式继续参与到热火朝天的帮助灾区重建家园的工作中。

  在去年的捐款中,万科的 “捐款门”事件一度成为关注的话题。在股东的支持下,万科最终宣布出资1亿元支援灾区恢复重建工作。

  去年12月31日,由万科捐建的四川绵竹遵道镇学校主教学楼及卫生院综合楼交付仪式在四川遵道举行,成为震后首批企业捐建的永久性公共建筑。

  类似的企业还有很多,这些企业公民,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着:大爱无形,当抗震救灾的洪流过后,还有很多企业坚持着,做灾后重建的涓涓细流。

  无论企业进行捐赠的出发点是公益角度还是企业的战略,无可否认,企业捐赠意识的提高,是一个社会文明和进步的表现。随着捐赠行动的持续性和系统性,企业公民社会使命感的增强,无论在怎样的困难面前,都能形成一股坚不可摧的力量。

  汶川地震这场灾难以及让我们看到的“大灾大爱”将载入史册,同时,这也将成为企业公民们在探索企业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的历程中一次新起点。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