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虹宇
在昨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中国防灾减灾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副司长杜玮表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使我们国家农村民居的抗震能力相对薄弱的现状有一个根本的改变。
同时,他表示,国务院也非常重视地震的预防,包括地震海啸预警系统的建设。有望在近些年内就启动建设一个能够覆盖地震多发地区的实验性的地震预警系统。
加强民居安全关键在于房屋规划
中国的农村地区大部分农民自建住宅,抗震能力相对不足,这是一个长期积累造成的问题,同时也是全面提高中国防震减灾能力的一个难点问题。
据了解,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务院在2006年就已经部署过全国开展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同时,在今年5月1日已经开始实行的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中,特别增加了关于农居抗震的相关制度。
杜玮介绍,在去年汶川特大地震当中,四川德阳和甘肃陇南重灾区已经建成的抗震农村民居多数能够保持基本完好或者轻微受损。在四川绵竹的盐井村,有57户抗震农村民居遭到严重破坏,但是没有造成倒塌,减少了人员伤亡。
“据初步统计,自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实施以来,受益的农户已经达到了二百多万户。”杜玮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减灾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高建国认为,彻底地改变农村民居抗震薄弱问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不但需要资金的保障同时关键在于房屋的规划。
高建国告诉CBN记者:“房子要想抗震需要取决于三个方面。包括规划、设计和施工。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房屋的规划,如果房子建在了地震带上,即使很小的震级,也可能使它破损、倒塌。”拟建实验性地震预警系统
“汶川地震以后,国务院也非常重视地震的预防,包括地震海啸预警系统的建设。有望在近些年内就启动建设一个能够覆盖地震多发地区的实验性的地震预警系统。”这是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副司长杜玮,在此次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又一消息。
据杜玮介绍,目前已经组织了大批的专家在这方面集中开展攻关工作,有望在近些年内就启动建设一个能够覆盖地震多发地区的实验性的地震预警系统。但至于预警时间长短的问题,有赖于这个预警系统所针对的地震发生的目标。
他告诉记者:“据我所知,在海洋当中发生的地震,对大陆陆上人口比较密集城市和地区的预警时间相对较长,可以做到两分钟左右。如果陆地发生的地震,对震中地区的影响的预警只能以秒来计。尽管可以期望获取预警的时间可能是非常短暂的,但是我们认为,这种预警系统对于减少人员伤亡和减轻损失是非常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