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业回暖真相:政策成强力推手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2日 00:24  21世纪经济报道

  汽车行业尤其是乘用车市场本轮回升背后是强大的政策推手,目前已经很难将其作为先导指标来预判经济走势

   本报记者 孙 雷 吉林报道

   5月11日,星期一,清晨5点多,小林拖着疲惫的步子,从一汽吉林汽车有限公司厂门走了出来。

   小林的印象中,从春节之后,厂里的活就突然多了起来,到了4月份,400号左右的一线工人开始两班倒,每班10-12个小时的工作强度。

   忙碌背后是公司不断扩张的汽车销量:从1月份的2480台,猛增到4月份的8135台,这也是一汽佳宝微型车销量急速攀升的四个月。

   而这,同样是中国汽车市场的一个缩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4月的中国汽车市场,延续了此前的回暖态势,汽车产销均超过115万辆,并双双再次创出月产销量历史新高。

   不过,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则显示, 4月份CPI和PPI同比分别下降1.5%和6.6%。火爆的车市与继续下行的CPI、PPI构成鲜明对比,一贯被视为经济先导性指标的汽车行业缘何与经济总体走势相背离?

   业内专家分析,正常情况下,汽车的回升可能会构成一个先行指标,但汽车行业尤其是乘用车市场本轮回升背后是强大的政策推手,目前已经很难将其作为先导指标来预判经济走势。

   在并未真正复苏的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背景下,目前汽车行业回暖政策刺激占主导因素,而没有基于收入水平稳定提高而迸发的购买需求,汽车行业的回暖,存在着不确定性。

   “空前火爆”的汽车市场

   汽车尤其是乘用车产销量年初至今的持续高速攀升,超出了大多数人的预期。

   “完全可以用‘空前火爆’来形容。”5月11日下午,一汽佳宝吉林市临江门专营店经理徐天舒对记者说。

   做了8年的专营店经理,3、4月份买车的热闹场面是徐从未见过的:买车人最多的一天达到100-200位,排长队,全部是现金购车,取车需要排号,因库存不足,等待取车最长时间甚至达到了一个月。整个3月和4月,这家店共计卖出去一千辆一汽佳宝车,而以往,每天买车的人一般只有三四个。

   “这样高的增长,年初的时候确实没有想到。” 一汽吉林汽车有限公司销售公司企划部部长刘洪波向记者描述了短短几个月产销发生的大逆转。

   形势最惨淡的时候是去年的11月份。本来是传统的销售旺季,当月销售却只有2244台,库存4425台,销售量仅比8月份淡季最低谷时的2035台多209台。12月份,见势不妙,公司决定限产压库。

   然而,春节之后,情况发生了转变。1-4月份销量每月分别是2480台、5077台、8010台、8135台。逐月高速增长,累计达到43%的“井喷式”增长。而按照微型车一般的市场销售规律,每年的平均增速不过在6%-10%之间。

   销量的飞速攀升,让包括一汽吉林汽车有限公司等很多汽车企业始料不及。库存急速减少,3月份甚至减少到2470台,是一汽吉林汽车有限公司2007年以来仅见的最低库存。

   诸多汽车企业于是迅速开足马力,大量采购汽车零部件、原辅材料,甚至不惜为此打起争夺战。

   一个经典案例来自北方某汽车公司。4月间,因为市场倒逼,该公司加班加点开足马力生产,结果造成钢铁需求剧增。为保证市场供应,该公司最紧张时刻甚至用飞机从上海空运钢材,以解燃眉之急。

   全国市场同样异常火爆。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广义乘用车国内市场零售同比增长率高达44.5%,多年仅见,而同比销量净增长的数量近25万辆,这也是创历史纪录的。

   “中国的乘用车市场曾经出现过很多次奇迹,但是都没有4月份的市场销量奇迹让大家始料不及。在本不该创造奇迹的4月份,销量却出现突破历史最高销量纪录的现实。”乘联会有关负责人慨叹道。

   逆势上扬的政策推手

   最新4月份CPI和PPI的双降数据显示,显示经济不振和需求疲软的状况仍在延续。火爆的车市与继续下行的CPI、PPI构成鲜明对比,一贯被视为经济先导性指标的汽车行业缘何与经济总体走势相背离?

   “今年的回升应该说主要是政策带来的,与整个经济不挂钩,不匹配。经济速度还比较低,没有明显回升。” 国家经济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主任、汽车专家徐长明对记者说。

   徐分析,影响市场三个因素:需求、供给和政策因素。需求上来说,经济发展、购买力角度来说没什么大的变化,供给上,产品也没什么大的变化。回升主要是政策叠加带来的汽车需求的大幅度增加。

   在徐看来,正常情况下汽车行业的回升可能会构成一个先行指标,但是本轮汽车行业尤其是乘用车市场回升背后强大的政策推手决定了,目前已经很难将其作为先导指标来预判经济走势。

   刘洪波从销售一线的感受来看,也提出了同样的判断,“高增长背后,政策因素是最主要的,大概可占七成。”

   刘洪波给记者粗略地算了一笔账:年初养路费取消,一辆微型车一年可以节省2400元;

   《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自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对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减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一辆3万元的一汽佳宝车购置时可以节省1500元左右;

   汽车下乡10%的国家财政补贴,可以节省3000元。

   仅这几项,年内购车便可以节省6900元钱。这还没有计算油价下跌所带来的用油费用的降低。

   而对吉林省而言,一汽佳宝还享受着一份额外的“小灶”。

   1月,吉林省财政专门拿出1亿元,补贴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在吉林省境内生产的五吨以下载货汽车、微型面包车和轻型卡车。

   具体补贴额度为:农民、农业生产合作组织购车补贴20%,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购车补贴15%;单车最高补贴限额为3万元。吉林省农委预测,通过省财政资金的扶持,今年汽车补贴购车总额将达到5亿元,拉动汽车销售1万台左右。

   其中,享受此项政策的主力车型,便是佳宝微车。一台30800元的佳宝车,就可以获得补贴4600元,而这项优惠政策还可以与国家政策相叠加。

   正是这一系列政策刺激的利好,挑动了农民买车的那根神经。“一辆车便宜7000-8000元!现在不买,过期作废啦!”专营店购车现场,磐石镇农民李师傅对记者说。

   围绕汽车下乡,吉林市统计局农调队队长杨淑秋不久前的最新调研显示,购车农民买车需求各不相同,运送种子化肥,秋收时收粮,送孩子上学、进城打工接送上下班,送奶、买饲料、早市卖菜、运输、旅游……然而,政策大幅补贴,则是购车农民们最普遍的原因。

   中汽协数据显示,1.6升及以下轿车和交叉型乘用车是受惠于车购税两类车型,4月两个车型销售分别为41.9万辆和17.2万辆,比上月分别增长11%和3.6%,同比分别增长56.5%和70.7%,其中交叉型乘用车今年以来保持了非常好的增长势头。

   政策的结构性扶持之下,国内汽车市场结构性增长特征明显。其受惠车型增长较快,尤其是交叉型乘用车增长四成多,成为拉动汽车总体增长的主要力量。同时,商用车市场表现非常低迷,前4个月产销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了1.4%和3.9%,其中除货车增长外,其他车型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实际上,与经济联系更紧密的商用车市场的持续低迷,恰恰反映出目前经济形势仍然没有明显改善这一现实。没有真正的经济需求,一般性的刺激政策无法对商用车产生对乘用车同样的效果。

   市场、政府的两难选择

   火爆之后,徐天舒已经开始感到一些凉意,“吉林省财政补贴的蛋糕已经分完了,接下来如果没有后续政策,估计就要凉下来了。”

   5月11日当天,徐天舒专营店里来的客户基本上都是提车要单据的,买车的人已经寥寥。

   记者从吉林市农委拿到的数据证明了徐天舒的判断:截止到4月28日为止,该市一汽经销商已售出2327台一汽佳宝,补贴金额1076.8万元;101辆一汽佳宝微型卡车,补贴金额48.61万元;250辆解放卡车,补贴金额602.4万元。总计发放财政补贴资金1727.81万元,完成吉林省财政分配给吉林市补贴资金总额度(1900万元)的91%。

   尽管全国10%的财政补贴目前还没有真正到达农民手中,但吉林省财政补贴花完则是最现实的行情。这意味着,此时再来买佳宝车,每台将比此前价格增加4600元左右。“谁会那么傻这时候来买呢?”李师傅说。

   刘洪波同样向记者表达了他的担心。“如果不继续追加财政补贴资金,佳宝的实际价格将迅速上升,销售迅速下滑的可能性非常大。”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在回答记者关于趋势的问题时,也指出,4月状况好于预期,5-6月也会比较好,而谈到更长的趋势,董扬则用一句“我又不是算命先生”一笑回之。

   而企业普遍存在的这种困惑,已经开始反映在其生产经营行为上。“按照现在的市场需求量,我们一线工人现在存在300人左右的缺口,但是我们不敢补充新人,万一销量下去了怎么办?所以只能辛苦现在的这些工人了。”一汽吉林汽车有限公司管理层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政策主导支撑市场的情势下,政府和市场将会面临两难选择。

   对汽车行业而言,包括养路费的取消、车购税的减半征收、财政补贴政策,年内的诸多政策利好正在逐步释放,而明年,这些利好中的大部分效应都将消失殆尽。

   这意味着,如果不能持续追加财政支持,宏观经济形势短期内又难以有大起色的情况下,汽车行业2009年上半年高速增长的态势在接下来的时间,特别是2010年显然难以为继。

   而如果继续补贴,力度究竟该多大合适?诸多领域都需要财政资金大规模投入的情况下,各级政府财力是否能够承受?

   “只有基于人们真实收入水平稳定提高而迸发的内需购买需求,才能让汽车行业出现实实在在的复苏行情。”有业内专家分析道。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