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汶川地震一周年:更有责任感 地震让我们改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1日 09:39  中国政府网

      新华社成都5月11日电(记者 廖雷)“5·12”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那些人、那些事又浮上心头。天灾可以夺去生命,时间可以冲淡悲伤,但永不能遗忘的,是那一幕幕感天动地的场景,令人动容垂泪,令人愈加奋发向上。

      饮水机里的波纹

      “地震过后,我们才发现,原来人性还有这么多光辉面。”坐在成都喧闹的街头茶座,李青再度回忆起一年前那惊心动魄的10余天。

      “5·12”地震后,从事建筑设计的李青开着私人汽车,去了八九趟灾区。

      14日去都江堰,16日去绵竹、18日去绵阳、20日去德阳……一年过后,李青难以回忆起所有的行程。但他清楚记得,在同一个户外俱乐部邀约下,最多时有20多辆车与自己同行,为灾区同胞送去了方便面和帐篷,接送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和救援物资。还有一批来自重庆的私人诊所医生,带着自费购买的药品和器材去了北川乡村。

      “地震之前,有工夫就睡懒觉,总觉得睡不够。但那段时间,经常是半夜或者清晨,一个电话打来就立刻出发。”说到这里,李青与妻子相视一笑,眼神中有歉意、宽容和支持。

      以前人们总说,社会变了,人也变了,衡量金钱和责任时,用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实际”,似乎每个人都乐于算计而不愿担责,30多岁的李青感慨道。

      “但在那种时候,我们发现每个人身上都有那么多美好的人性,而且我们都感到很坦然,”李青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公司名字,坚持用“志愿者”作为自己的身份。

      现在,李青会不经意地看看房间里的饮水机。只要水面泛起轻微的波纹,他就知道,一次余震又发生了。

      “弯酸”PK“雄起”

      地震那一刻,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杨丹并不知道结果这么严重。她和同学们从睡梦中惊醒,逃出宿舍。

      “后来,我们看到广播和电视里播放的新闻才知道,这次地震那么惨烈,”杨丹挥舞着双手,睁大眼睛说。

      杨丹和同学们立即想作为志愿者去灾区,去帮助灾情中生活更加困苦的乡亲同胞。学校出于学生安全的角度考虑,劝说同学们暂时不要去灾区,而是在学校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相互抚慰,尤其是那些家在灾区的同学。

      “我们虽然理解学校的苦衷,但我们的确很想去,”杨丹不无遗憾,也只好在成都捐款、义演,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地震一周年,即将毕业的她和同学们又开始组织纪念演出,“演出的海报都是我的中学同学免费设计制作的。”她自豪地微笑着。

      杨丹半开玩笑地说,以前一些人对成都人有看法,认为有些成都人不耿直,“弯酸”。地震过后,这样的说法不攻自破,再没有人提起这样的俗语。

      “要我说,四川人的精神就是两个字:‘雄起’!”学习音乐专业的这个小姑娘爽朗地笑了。

      表和剪刀

      成都西郊的“国色天乡”公园,两对新人的婚礼在温馨的氛围中举行。

      婚礼的主角是两对军旅夫妇,新郎都是海军驻某厂的代表。

      繁花似锦,绿草茵茵,在婚礼进行曲的伴奏中,一位新娘给新郎送上一个锦盒,盒里是一把剪刀,还有新娘的一缕秀发;另一位新娘给心上人送上一块手表,象征相伴永远。

      “地震,给我们造成了伤害,却加深了我们的感情。我们都希望通过婚姻,共同担负起对对方和家庭的责任”。

      “YES,I DO!”一位新娘看着新郎的眼睛,坚定地说出了誓词。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窗外,榕树下的小贩低声吆喝叫卖,三五成群的姑娘小伙笑着,聊着,享受着山青花好的这个时节,仿佛生命中从未有过忧愁和恐惧,但所有人都知道,经历过“5·12”这个特殊日子的他们,会永远铭记生命的珍贵和灿烂。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