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保持流动性充裕为实体经济回暖创造条件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1日 04:43  金融时报

  记者 宋焱

  “继续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合理增加信贷投放。”这是央行日前在其发布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就下一阶段如何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出的一项具体举措。

  “从实现‘保增长、扩内需’的目标来看,充裕的流动性和合理增加信贷投放,继续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合理增加信贷投放,是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保证货币信贷总量满足经济发展的必然需要,这将继续为实体经济回暖创造条件。”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告诉本报记者。他认为,在经济刺激背景下,大规模信贷的主要目的是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保证在金融危机过程中,经济体系不致出现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从一季度我国经济运行的情况看,短短三个月内,新增人民币贷款量不断跃升,连续突破1万亿元,并累计达到4.58万亿元,呈近乎“爆炸式”的增长态势,银行体系充裕的流动性成为经济回暖的重要条件。

  他进一步表示,在中央出台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之后,目前各投资项目仍处于陆续启动阶段,满足项目建设的信贷资金需求,需要央行继续加大货币信贷投放的力度,进一步体现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尤其是考虑到国际金融危机的继续深化,只有仍保持信贷一定力度的增长,才能够稳定住市场信心,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正如此前央行一季度例会所指出的,“在国际金融危机的特殊环境下,近期我国货币信贷适度较快增长利大于弊”。

  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为经济形势所需,但从资金使用效率上看,新增贷款能否有效流向实体经济?此次报告指出,“快速增长的货币信贷与相对缓慢的实体经济存在反差”。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何德旭分析,这种反差有一定的合理性,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受到宏观市场环境的影响,企业对经营前景预期普遍看淡,投资意愿并不强烈;另一方面是由于固定资产项目尚未到位,导致了一部分资金闲置,而在股市持续低迷和房市调整的背景下,相当一部分资金回流到银行体系。

  何德旭认为,上述反差表明,目前信贷资金对社会投资的带动效果仍不理想,信贷增长的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但他同时指出,近期数据也透露出一些积极信号。央行数据显示,伴随着一季度信贷的投放,M1和M2增长率均明显加快,M2和M1增长率的“剪刀差”也在明显缩小,从1月份的12.11%,缩小到3月份的8.5%,显示出伴随着经济景气的回升,企业交易活跃性开始增加,新增加的流动性也在逐渐流向实体经济领域。

  “由于一季度信贷投放速度较快,未来一段时间金融机构和企业对于这部分新增贷款需要一段‘消化期’,因此,可以预计,在央行继续执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下,信贷投放总量仍将增加,但增速像一季度一样大幅增长的可能性降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预测。

  他同时指出,必须关注由此引发的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从货币政策角度看,根据反周期性政策操作的原理,当经济由金融危机状态转换到正常状态时,势必面临政策的转向,此时谨慎把握好后续政策的力度和政策调控的时机显得尤为重要。在经济数据没有根本性好转、经济尚未全面复苏之前,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基调应该保持,但具体的政策措施则应根据实际情况和一系列经济金融因素综合考虑,保持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前瞻性。

  另一个问题是,从商业银行角度看,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较高,不良贷款率较低,盈利状况较好,具备较强的信贷扩张能力,但要保持必要的风险防范意识。应从贷款项目的还款来源、收益及担保等多方面进行分析调查,合理把握好保增长和防风险之间的关系,提高信贷支持经济发展的质量。特别是,前一阶段为配合中央财政的一揽子计划,许多银行盲目“扎堆”政府项目,放松了对地方政府负债能力的评估,造成了银行贷款的过度集中,为不良贷款的滋生埋下了隐患。因此,银行必须对信贷结构问题可能引发的不良贷款反弹等风险有所防范。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