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道213线汶川段 惊心动魄的逆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1日 01:37  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

  4月26日上午,我们从映秀前往汶川。

  从映秀走国道213线到汶川,要经过银杏、绵虒等乡镇。而映秀至绵虒路段是“5·12”地震中受损最为严重的路段之一,又是阿坝灾后重建的生命通道,故阿坝对该路段实施车辆单(日)进双(日)出的交通管制。26日,理论上车辆不能进汶川。

  我们在国道边碰到两位警察,经讯问得知,当天只有摩托车可以进汶川。离警察不远处,有六七辆摩的。于是,我们花了300元钱租了三辆摩托,逆行进汶川。三位摩的司机都是映秀当地人,震后买的二手摩托车。他们说,只能把我们送到绵虒镇,因为绵虒到汶川是绵虒摩的的地盘。在同行的羡慕眼光中,三位司机载着我们,开心地出发了。

  刚出映秀镇,一位年轻司机碰见一个同村的姑娘,他将摩托贴着姑娘飞驰而过,并大声喊:“美女,哪里耍去?”姑娘笑着大声说:“滚!”年轻司机得意地哈哈大笑。

  这个轻松的开始,让我们做梦也没想到,接下来30多公里的路程竟然噩梦一般。

  抢道

  开出映秀镇不到1公里,因为一辆挖掘机当道清理石块,公路被堵死。对面的机动车已绵延不绝。我们这边的摩托车也堵作一团,这时我们才发现,逆行大军中,还有几辆装着蔬菜和猪肉的农用三轮车,据摩的司机介绍,他们要把肉、菜贩到前面的村镇。逆行车辆大多是映秀的,互相都熟悉,有的大声地寒暄,有的站在路边饶有兴致地看挖掘机把石头推进路旁的河中,有的则聚精会神地看本刊记者拍照。几分钟后,对面客车上有许多乘客开始下车,拎着大包小包,不顾道路施工人员的喝阻,从挖掘机下穿过,步行前往映秀。现场纷乱嘈杂。

  二三十分钟后,清理工作结束。没等挖掘机离开,两个方向的车辆便开始抢道前行,现场迅速变得更乱。不断有车紧贴着我们驶过,我们也不断擦着对方踉跄前行。一个染着黄发的少年,开着三轮车,大喊闪开,飞速超车。场面从拥堵到混乱再到危险,只用了几秒钟。几分钟后,我们三辆摩托车便已被彻底冲散。此后将近3个小时的路程中,我们只团聚过一次。

  漫天灰尘

  因为要在“512”之前实现双向通车,映秀至绵路段正在紧张施工。不仅路面有机械作业,路旁山坡上也有工人忙碌,再加上车多,整个崎岖不平的路段几乎都被淹没在灰尘中。摩托车就在这漫天灰尘和对面机动车辆不断变化的缝隙中,弹跳前行。

  不一会儿,没戴头盔的司机和记者,头发便从黑变黄。如果遇到稍微畅通一些的缝隙,司机就开始加速,细小的沙石粒打在脸上,生疼。最恐惧的,是有些路段的灰尘竟然让记者几乎无法睁眼,但映秀的司机显然久经沙场,丝毫不见其减速,除非“该死的”二手摩托车因老化而突然熄火。这时,摩托司机会一边顶住后面车辆大声的催促和叫骂的压力,一边狠狠地用脏话激励自己的摩托赶快恢复工作,而我们的摄影记者则乘此良机赶紧拍照。

  “前方崩塌群,谨慎行驶。”

  “前方滑石群,谨慎行驶。”

  “前方飞石地段,注意安全。”

  “山体滑坡,谨慎慢行。”

  这一个个随时可见的标志,让我们更加紧张。

  漫天灰尘中,迎面是横冲直撞的机动车,左边是毫无遮挡的深谷和谷底湍急的水流,右边是可能落石的高山,后面是随时撞上来的摩托。我们紧张而僵硬地坐着,不敢稍动一下。突然,身边驶过一辆放着歌曲的轿车,刘德华的半句《天意》钻进耳朵,真好听,简直是天籁,很温暖。

  让人绝望的隧洞

  从映秀到绵虒,有几个隧洞,我们不知道。只知道最长的2000多米,最短的300多米。每一个隧洞都让人绝望。每进一个隧洞前,我们都会拼命看清楚它的长度,好预计绝望的时间长短。

  每一个隧洞都像平躺着的烟囱,呼呼地冒着烟,灰尘的烟。所有的隧洞都没有灯,基本漆黑一片,因为几乎所有的隧洞都堵车,所以大部分机动车不开灯,只有我们这些逆行的摩托,用微弱的车灯照亮穿行。隧道里堵满了车,不通风,除了呛人的灰尘,还有刺鼻的汽车尾气,间或还有盒装方便面的汤味,再加上摩托压过矿泉水瓶子的声音,而这些和大卡车不耐烦的喇叭声比起来,又小巫见了大巫。

  漆黑、嘈杂、难闻、漫长(只有一个隧洞没堵车,摩托飞驰时,还差点撞上坏在洞中的机动车),每次看见远处洞口微弱的亮光时,很幸福,感觉要回到人间。

  不知道什么时候,在一个稍微宽敞些的路口,我们三个人重新聚在了一起。当即决定,下车抽支烟,休息片刻。本刊摄影记者想下车抢拍画面,却不知道双腿酸麻而一跤摔倒在路中央,幸亏对面的卡车及时刹车,否则后果不敢想象。惊魂初定。本刊另一位记者趁着难得的平静,给远在北京的女儿打电话,因为她今天生日,妈妈又刚好加班。稍作休整后,我们继续上路。

  30多公里的路,走了两小时40分钟。到了绵,摩的司机很热情地为我们找了一辆面包车,然后每人拿着100元钱高兴地要走。我们觉得大家已共患难,强烈要求他们合影留念,并互留联系方式。他们没我们这么感慨,只是觉得今天生意不错。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