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4月信贷新增回落 政策收紧预期淡化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9日 16:17  中国经营报

  作者: 巫燕玲

  在经过了一季度的高歌猛进之后,4月份银行信贷节奏似乎开始放缓。未来信贷节奏是继续宽松还是适当收紧也引起市场担忧。

  5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09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指出,3月份贷款猛增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商业银行季末考核等因素影响,有“冲时点”的成分。4月份以至未来几个月,金融机构和企业都需要一段时间“消化”。

  不过,4月底国务院宣布对固定项目资本金比例的下调,这可能将导致新一轮的地方投资项目信贷热潮。而银监会则不断重申商业银行把握信贷投放节奏,提高贷款增长可持续性,这预示着扩张仍旧会是信贷的主基调。只是当商业银行开始将信贷转向实业领域,却遭遇到部分企业贷款需求不足的尴尬。

  4月信贷缓步

  “现在一周只需审查三四单贷款,也不用加班,比一季度轻松多了。”某国有银行审贷部一位人士表示。进入4月份,银行信贷步伐就已明显放慢。一家国有商业银行人士对记者表示,4月20日左右,由于还贷增加,其所在银行贷款余额与3月末相比甚至呈现负增长,到最后一周才开始增长。

  今年第一季度国内新增人民币贷款约人民币4.58万亿元,几乎达到了2008年全年人民币4.9万亿元的新增贷款规模。单是3月份银行新增贷款就高达1.89万亿元。

  “预计4月份信贷规模大概在6000亿元到8000亿元之间。”长城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吴小玲表示。接受记者采访的多家商业银行人士也普遍预测,4月份信贷不会超过1万亿元。

  除了规模回落外,与前3月相比,4月份的贷款方向也有所微调。《报告》数据显示,一季度商业银行投向基础设施行业(交通运输、电力、水利等行业)的人民币中长期贷款为8948亿元,占新增中长期贷款比重的50.1%。不过记者从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建设银行(601939.SH)广东省分行了解到,虽然一季度大型基础建设项目的贷款仍在持续发放,但银行已在增加对中小企业,房贷和涉农贷款的投放。

  此外,某国有银行广东省分行公司业务部人士对记者表示,4月份银行对国家大型基建项目争夺基本尘埃落定,各行开始转向地方基建项目,例如目前正在进行的广州佛山的基建道路项目。

  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却发现企业的贷款需求并不强烈。上述国有银行广东省分行公司业务部人士称,4月份中小企业的信贷审批较一季度增多。不过他坦言,由于经济形势下滑,此类企业信贷需求并不旺盛,而银行为了防范风险,均要求其做房产抵押,因此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增长很缓慢。

  无独有偶。长江证券有关人士在4月针对宁波和温州的中小企业调研发现:“虽然银行银根宽松,但由于对未来经济的担忧,企业并没有加大投资的欲望,很多企业借贷只是为了日常现金周转,而不是扩大产能。因此中小企业贷款需求并不大,主要是做票据贴现周转。”

  但在一季度占比巨大的票据贴现,在4月份也出现了变化,尤其是在国有大行中票据占比已有下调。某国有银行广州分行人士称,该分行4月份票据融资占信贷比重只有六分之一左右,而一季度这个比例高达三分之一。票据业务发生转变的原因是一季度信贷各行已完成了全年任务的八成以上,对于票据贴现这一利润较低的业务,“目前总行都不鼓励做,而是希望能多发展贷款业务”。

  信贷收紧可能性小

  最近几周市场上关于政策可能收紧以控制信贷的担忧开始增加。不过4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通过《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决定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却仍旧发出了扩张的信号。

  其中,城市轨道交通、煤炭、机场、港口、沿海及内河航运、铁路、公路、商品住房、邮政、信息产业、钾肥等项目资本金比例进行下调;而属于“两高一资”的电石、铁合金、烧碱、焦炭、黄磷项目以及电解铝、玉米深加工项目的资本金比例则上调。

  降低项目资本金比例就意味着在项目的总投资中,降低自筹资金比例,提高银行贷款比例,即提高杠杆率;反之,提高项目资本金比例即降低融资杠杆率。兴业银行(601166.SH)经济学家鲁政委称,此举可称之为“新一轮刺激方案”。

  鲁政委估算,总体项目资本金比例每下调1个百分点,可为地方项目投资节约1700亿元资本金投入。“地方政府的项目资本金短缺造成投资乏力,是此次调整的主要背景。很多地方政府基建项目由于没有足够资本金,因此得不到银行贷款。下调后,将会导致新一轮的银行信贷投放。”他预期,基建项目的下调比例将会较大,这将加大地方投资的杠杆效应。

  商业银行人士也承认资本金下调将有可能加大银行的信贷投放,但对此类效应能有多大仍保持谨慎。

  某国有商业银行广东省分行人士则表示有所保留。“地方政府的杠杆效应已在不断放大。前有地方债,后有资本金下调,对财政也是很大挑战。而某些地方基建项目长达十几年,虽然有地方财政保底,但收益普遍较低,商业效应对银行来说并不好,而且还有政府领导换届的风险。”不过很多银行对地方政府的基建项目仍旧优先考虑,毕竟在企业贷款萎缩的情况下,此类贷款仍旧是不错的选择。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没有了信贷额度的约束,放贷冲动仍旧很高。而银监会也不断重申商业银行把握信贷投放节奏,提高贷款增长可持续性。市场担心的信贷收紧论似乎还没有发生的基础,因此4月份的信贷数据颇令人关注。

  瑞银报告预计4月新增贷款会自然回落,而如果银行贷款的确回归到了一个更合理的增速,政府主动收紧政策的几率将大大减小。瑞银认为,除非通胀快速抬头以及其他经济过热的信号开始出现——比如GDP增速迅速反弹到8%以上,投资拉动的国内需求导致资源和交通运输的瓶颈再现,又或者明显的迹象表明银行贷款进入了资产市场,造成了资产泡沫而不是带来了更多的实际国内需求,否则中国政府不会收紧信贷。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