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积极面对市场的变化,银行应该发展消费信贷,这是大势所趋,也是顺势而为。
原因之一是经济结构调整,中国经济将由出口拉动型,转为内需推动型;第二,客户需求升级,人均GDP超2000美元,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第三,国家的政策导向很清楚,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我认为,首先,消费拉动经济在全球经济金融危机中至关重要。中国消费在GDP中的比重逐渐下降,出口逐渐上升,出口已不再成为经济增长驱动力。
今年一季度,GDP增长6.1%,最终消费对GDP的拉动为4.3个百分点,投资拉动2.0个百分点,外需则带来了0.2个百分点的负拉动。这说明,今年要实现经济的较快增长,依靠外需有相当大的难度。在扩大外需困难比较大的形势下,国内需求的两个方面:消费和投资,尤其是相对来说稳定性比较好的消费,将成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可依靠的力量。
第二,中国消费层次持续升级。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后,将触发国内社会消费的结构升级;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消费将进入快速增长期。2007年,中国的人均GDP已达到2456美元。
中国消费增长更显著的特点是一个阶梯的形式,东南沿海地区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富有人群的消费向高端方向发展,向奢侈品发展,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消费也在持续升级,这样的特征保证了中国进入消费持续快速发展的阶段。
第三,消费信贷的发展规模。整个消费信贷规模目前是3万多亿元,虽然增长很好,但与整个银行信贷30多万亿元的规模相比,占比还非常低。
这种情况下银行该怎么做?
第一,商业银行要加大零售业务的转型,促进消费金融发展。对此,我想各家银行都会不遗余力,住房按揭贷款的竞争现在非常激烈。
第二,消费信贷业务创新。为什么?主要有两个原因,因为消费信贷是面对很多消费者,笔数很多,但是单笔金额很少,这种消费金融业务,银行必须要找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其一,成本一定要低。要做一个工厂化的处理,消费金融一定运用要电子化、自动化的方式,做批量处理,这样才能把单个成本降低,消费金融业务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其二,风险控制。需要有很好的系统,技术手段(例如打分卡)帮助银行在批量处理的商业模式里面能够管控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业务模式、管理技术手段都需要创新。
另一方面,银行要通过创新,提升客户服务。用创新来拉动消费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客户需要很容易借到款,很容易使用这个借款。当初,信用卡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就是因为方便。
以我熟悉的“交银e贷通”为例,就是这个思路,客户无须另外提供贷款用途即能获得可循环使用的授信额度,当个人或家庭消费出现融资需求时,通过电话银行或网上银行自助放款获得所需资金,可直接用于P0S消费、网上支付或交银e贷通贷款还款。
从创新来说,我还想讲一点,消费金融创新中的监管。消费者需求是千差万别,且在不断变化中,银行可通过不断创新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但同时需要接受监管者严密的监管。
为更好促进消费和消费金融,对于消费金融的监管,希望监管部门在不放松风险管理的前提下,给予银行更灵活的空间。因为你很难预测到一个客户的具体要求,或者一个客户的具体情况,因为实在太多,而且形势变化远远超过政策的变化,这种情况下银行应该有自己的一套灵活机制,可以更好地提供消费金融服务,拉动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