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信贷投放效益有延后效应 流入大项目是主流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9日 02:38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梁柯志

   《21世纪》:一季度,国内新增贷款达4.58万亿,同期全国GDP同比增长6%,同比回落4.5个百分点,创17年来最低增幅,你们怎么看信贷投放与GDP增速之间的关系?

   深圳农商行副行长曾伯超:我们是具体经营的,是一家区域性的小银行,基本上在深圳,还是与中小企业打交道,尤其是一些民营企业。当然更多的基本客户群是社区企业,深圳还没有进入城市化进程之前的村镇企业。现在打交道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实际上确实遇到了困难,有的外资企业倒闭了,有的外向型企业面临倒闭的风险。在沙井、福永、松岗,在西部受到的冲击更大一些。龙岗也受到一定的冲击但会好一些。

   我们还是坚持审慎放贷的原则。对于像农商行这样的股份制银行来说,我们也主动参与了基础建设项目,像地铁项目、一些政府项目等。与此同时,我们对客户和放出去的资金会加强后续的管理,让它真正用于对实体经济的推动和促进。这是我们银行基本的职责,也是我们应该做到的经营管理工作。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何佳:我倒也想问问,作为银行家,你们认为一季度银行巨额放贷,究竟是什么企业拿到了贷款?具体做了什么事情?

   曾伯超:应该有几个方面。按照银监会的要求,我们成立的中小企业部,过去不太想对他们投入的,现在也放宽、放低了准入门槛,或者从现在开始给他们小额资金的支持;另外还有一块是资金链上,比如资金链遇到困难的企业,如果在以前早就去收贷了,但是现在我们就给他们一些缓冲的时间。如果大家都去收,产业链条断裂的话对银行也会造成影响。

   深圳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建华:今年中央政府力求保八,如果保不了也是7%左右,不会低于6%。

   现在关键问题在哪里呢?不是银行信贷的投放问题,而是现有的项目和资金没有接轨,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结合点。资金的流放无论从速度还是频率都是快的,因为信息不对称,再加上现在的经济环境让心态受影响,企业没有大胆投入。

   关于第一季度的资金投放问题,就算资金进入股市,资金的托管也完全依赖于银行,流来流去还是在银行,由银行托管。资金必然要寻找出路,关键是监管问题。第二,在资金流向方面,除了股市流向方面,我们实体经济也有相当的规模,这些规模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又是基本建设方面。

   招商银行计财部总经理助理刘辉:我们讨论6%本身意义不是很大,再加上除了GDP还有很多指标,比如CPI和GDP中投资、消费、进出口的构成等。

   其实出口情况最不乐观,下降了20%多,消费是通缩的环境,内需的拉动效应有一点疑问。

   大家知道资金的投放下去有滞后效应。首先我想说第一季度的6%数字并不差,并且从其他的变量指标来看还是很好的,或者回暖的迹象比较明显。现在有两种不同的争论,一种是类似政府的观点,他们比较乐观,认为经济在第二季度或上半年见底,全年达到8%是没有问题的,这是主流的观点;学界不是那么乐观,他们认为还有矛盾的信息,发电量、用电量下降,四月份发电量下降比较厉害。

   我们感觉经济会二次探底,而且这么大的投资拉动再加上贷款的助力效应,三季度GDP回升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因为结构性的问题没解决,加上外需这个根本的隐忧在那里,所以我们认为2010年还会探底。

   中国银行深圳分行计财部总经理王澜:深圳这一轮基本上没有占到投资项目,银行贷款在全国增速是1/3的水平,主要是集中环渤海和长三角,贷款有一部分去了大的投资项目、基建项目,这肯定是主流,但也有一些问题,比如票据占比高、企业以贷续存等等。

   兴业银行深圳分行零售事业部副总监张伟:我觉得一季度,政府把财政借款规模的大盘子定下来了之后,银行贷款就跟上了,可能在未来的二、三、四季度信贷投放很难再有表现。

   农业银行深圳分行托管业务部经理易建平:我非常有同感,问题的探讨是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三个驱动。第一个是国家内需政策的驱动,政府行为;第二个是银行同业间竞争驱动,比规模、抢规模,因为在一季度末有市场份额的考核;第三个驱动是银行自身对利润、考核的驱动。

   第二个层面是贷款投向的问题,的确,项目的资金和贷款投放没有对接好,效益拉动肯定有延后的反应,政府4万亿的投资,效益不是马上可以体现的,行业结构也是一方面的原因。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