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重建加快 羌城再生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7日 09:42  时代周报

   本报记者 唐明灯 任波 发自北川

  5月的北川,温暖而忙碌。春天就要过去,夏天即将来临。

  安昌镇的王民建的新楼快要封顶了,5月12日前,房子能够完工。王民建打算简单粉刷一下就搬进新房子。“总算有个家了,心里就安定了。”王民建说。

  来自北川政府的统计显示,截至4月中旬,灾区农房建设共完工15000多户,整个灾区需要重建的农房总计43000余户。在2008和2009年,预计开工的农房占总数的6成以上。

  如同广受国际好评的救灾一样,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丰硕成果,所积聚的智力、财力、物力,其巨大的能量在灾后重建中得以展现。在强大的行政力量主导之下,灾区重建取得了世人惊叹的速度和效率。

  一个发展旅游的村寨

  吉娜羌寨坐落在清漪江畔,位于北川和安县交界处,距著名的擂鼓镇7公里。吉娜羌寨原来叫猫儿石村,地震中全村71户人家69户房屋倒塌,26人遇难。

  吉娜羌寨在去年7月7日开始开工重建,12月26日竣工,69户村民随后搬入新居。2009年1月24日,专程来此视察的温家宝总理挥笔为这个新生的山寨题写了寨名:吉娜羌寨。

  据介绍,吉娜羌寨重建的资金,除了国家补贴的2万多元外,当地政府还提供了5万元的贴息贷款,其余款项由上面投资。老王解释说,上面是村上、乡上和县市的旅游部门。吉娜羌寨是灾后重建的示范点,新羌楼造价最高达六七十万。

  吉娜羌寨以旅游发展为出发点统规统建、原址重建,房屋造型移植了原来汶川、理县、茂县、黑水县等高山区的羌楼风格,视觉效果强烈。新建房深基厚墙,防震强度为8度,钢筋混凝土为主体,外墙用文化石模仿羌楼用片石做墙的风格。一位对羌文化颇有研究的学者说:“北川气候比汶、理、茂潮湿,羌族传统建筑与汉族并无差别,若要说风格,那么应该是吊脚楼居多。不过从旅游开发角度而言,这也不错,反正游客又不深究。”

  一所坚固的小学

  学校和医院,是地震中垮塌比例高、伤亡最惨重的公共建筑。在汲取惨痛的经验教训后,这两类公共建筑,自然而然成为灾区重建的重中之重。

  遵道镇是绵竹市受灾最严重的镇乡之一,地震中九成以上的房屋垮塌,400多人遇难,其中包括欢欢幼儿园60多名年幼的孩子。

  在喧嚣的争议声中,万科宣布出资1亿,无偿支援遵道灾后重建。

  同是万科援建的遵道小学和医院都已经竣工落成。特别是遵道小学,被打造成抗震建筑的典范。这个呈“口”字形状的3层楼建筑,橙色白色相间,富有时代气息,建筑面积近4500平方米,可供1700多学生就读。据介绍,遵道小学教学楼采用轻钢结构,能满足9度抗震设防要求,是国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所规定的最高抗震设防标准。为了增强建筑的抗震性,建筑物下方安装了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墙体建筑材料也采用了柔性轻钢,使结构安全性提高了3-8倍。

  在征得门岗同意后,记者进入学校。其时恰逢学校每周一次的清洁大扫除,整个校区一片喧闹,一派忙碌。进入这个口字形建筑内部,各个出入口都有紧急疏散的标牌,天井内有钢架搭建的紧急疏散楼梯,以及电梯—这个建成后从未使用过的电梯,为灾后伤残者设计。

  天井内建筑顶部,环绕一圈巨幅喷画,是众多在校学生的头像,画像上孩子们笑靥如花朵绽放。在学校一侧还专设了一个“隔震技术展示厅”。相关介绍称:“这是全国第一次在一个重建项目中对国内现有抗震减灾技术和产品加以系统化的综合利用。”用词拗口,但示范意义昭彰。

  一座“数字化”羌城

  5月12日,北川中学选择这一特殊的日子重建,这一天也被外界视为北川重建的奠基日。

  由于选址之争,北川新县城的重建,远晚于灾区的其他地方。总体规划在通过国务院批准之后,详细的规划和50多项专项规划还在制定过程中。在北川县委书记陈兴春的心里,新北川将是一座具有浓郁羌族特色的城市,新城也被称为羌城。“新城重建,将重点考虑羌文化的传承。重建后的新城,要让羌文化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旅游业将是新北川的支柱产业,也是北川重建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浓墨重彩,羌文化的符号元素要非常鲜明。”陈兴春认为,这是北川作为全国唯一的一个羌族自治县的独特优势。

  除了鲜明的羌族特色,新北川的一个惊艳之处是数字化。“真正的数字化,全世界仅有2%的城市能够达到数字化水平。”分管建设的副县长王玉梁说。

  “2年,新城建设至少要2年时间。”王玉梁说。资金被认为是一大难题,初步的预算已经出来,但王玉梁表示目前还不方便透露。一个未经证实的说法是,新县城的建设将投资一百多亿。与灾区其他地方一样,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国家拨款、社会捐赠、银行贷款、经营土地的收入以及山东援建。“资金缺口数目很大,初步预算有40%的缺口。”王玉梁说。

  山东援建指挥办公室信息报道组副组长刘洪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山东援建将支援北川40多亿,将近50个亿。除了公路、学校、医院、福利院等公共设施之外,还将帮助北川建设产业园区。山东援建项目总共达60个。

  “按照计划,在明年9月份之前,应该能够基本完工。”刘洪河说,“山东把北川当作我们的第140个县在建设,举全省之力。”

  不管是北川政府还是山东援建指挥部,都认为建设可以很快,但北川真正摆脱地震的伤痕和阴影,需要更长的时间,5年,10年,也许更久远。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