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灾后重建急需心理志愿者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7日 09:42  时代周报

   本报记者 任波 发自北川

  灾区真的、真的很缺心理工作方面的志愿者。

  唐山大地震一年后,不少亲历灾难的唐山人自杀了。四川灾区的自杀事件,也正在一起又一起地发生。

  心理学研究显示,大灾后一年,是心理问题高发期。汶川大地震已经一年,灾区急需心理咨询师和志愿者,然而,现在仍然在灾区坚持服务的心理工作者,已经屈指可数。

  “他们呼地来了,又呼地走了,不停地揭开人家的伤疤。没有起到心理辅导的功效,反而帮了倒忙。”在都江堰坚守了一年的心理咨询师这样评价灾后的心理志愿者。

  心理辅导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灾区缺的,是真正能够持续给予心理辅导的咨询师。“很多志愿者有心无力,他们也很痛苦,他们需要面对现实问题:家庭、工作还有经费。”沈雅琴说。

  沈雅琴服务的对象不到50名,像她和刘猛这样的心理咨询师,寥寥无几。这就是灾区心理重建的现实之一。

  心理辅导追求“效益”最大化

  志愿者的心是柔软的。地震后,身在广州的沈雅琴一边看电视一边流眼泪。想为灾区做点什么。

  十余天后,一支由广东省红十字会、广州市团委和《南方都市报》负责筹建的22人的志愿者队伍来到灾区。这是一支经过严格挑选组建成的志愿者队伍,拥有儿童心理学硕士学位、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的沈雅琴被选为队长。

  在驻地,绵阳九洲体育馆,他们挨家挨户排查,寻找需要心理辅导的对象。受灾群众最初的反应是疑惑而戒备,甚至连发放的物资都不要。

  “心理辅导的工作就这样,双方的关系最重要,如果不能获得对方的信任,心理辅导无从谈起。”沈雅琴说。

  到达灾区三四天后,沈雅琴的队伍组织了一场烛光晚会。沈雅琴至今记得,受灾群众一起合唱《我想有个家》,“尤其是那些男人,唱这首歌的男人,看着他们的样子,我就掉眼泪”。

  此后,受灾群众和队伍开始熟络起来,有事没事找他们聊天,要物资。

  受灾群众开始跟志愿者聊孩子,说自己的孩子有多乖巧多聪明,多么讨人喜欢,会拿出照片给志愿者看。

  受灾群众开始把这支队伍当成自家人,是在儿童节后。沈雅琴的队伍组织了一场晚会,为孩子们过儿童节。

  心理辅导至少要先陪伴

  母婷是沈雅琴众多服务对象中,唯一一个主动寻求心理帮助的。

  沈雅琴到达绵阳体育馆后三天,母婷找上门来。沈雅琴第一次离开灾区后三天,母婷发来短信:“姐,我一定会好好好好地活着。”

  三个月后,母婷发来短信:“姐,我体会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做志愿者很有意义。”母婷被沈雅琴发展成了志愿者,她成了沈雅琴的干妹妹,每次来灾区,沈雅琴都要看望她。

  另外一个每次都要看望的是她的干女儿。在举办儿童节晚会的时候,沈雅琴四处找关系搞到布料,连续两天两夜,坐在地上为孩子们缝制演出服。十几岁的小姑娘杨青华默默地陪着她,为她捶背揉腿。

  沈雅琴现在觉得自己也是灾区的一分子了,因为有一个干女儿在灾区。“回到广州后,我经常产生幻觉,是不是我自己生了一个女儿,不小心遗失了,而我得了失忆症,忘记了这一切。现在,地震让我们重逢。”

  当初22人的志愿者队伍,能再回灾区的只有沈雅琴一个。“他们都想再来,但面临家庭、工作等等各种现实问题的羁绊。他们也很难过。”沈雅琴说。不过,每次回到广州,当初的同志们都要聚会,每次来灾区,他们都会帮忙筹集物资。

  虽然她得到了红十字会的支持,每次运往灾区的物资都有红十字会的徽标,但航空公司已经不再帮她免费运送。她在机场要找同航班的乘客,帮她把物资化整为零带上飞机。“各界的关心开始越来越少,生活开始恢复常态。”

  然而,灾区的重建,尤其是心理重建,才刚刚开始。沈雅琴一度十分焦虑,“我第一次想做官,做大官,这样才有力量,才能更好地帮助灾区。”沈雅琴说,灾区真的、真的很缺心理工作方面的志愿者—陪伴受灾群众的志愿者。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