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变量: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1日 01:52  21世纪经济报道

  重要变量: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对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而言,一个客观的条件是人民币的国际化。

  然而中国目前人民币在资本项下进行自由兑换没有时间表,这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否会构成硬伤?

  “人民币自由兑换对国际金融中心而言是必要条件,否则一是自身外汇市场无法发展,二是离岸市场也不可能成熟。”李庆云的观点也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看法。

  事实上,尽管上海方面深知人民币自由兑换对于上海的重要性,但上海方面曾试图“回避”人民币自由兑换这个主题,试图在其它方面寻找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突破口。

  知情人告诉本报记者,上海2008年初曾经准备了方案,以期货作为突破口来发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关方案已经制订完毕,然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以及次贷危机的爆发,相关方案搁浅。

  最终,上海方面还是回到了人民币自由兑换这个最大的难题上,目前上海已成为第一批试点人民币国际结算的地区,将很快正式开始试点。

  上海市人大一名官员透露说,“在上海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大家讨论最多的就是人民币结算”。

  不过,人民币结算试点只是其中一小步,货币国际化一般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货币在周边地区的现钞流通和使用;二是货币成为周边地区贸易和金融交易的计值、结算和流通货币,即货币的区域化,这是货币国际化的初级阶段;三是货币成为储备货币,实现真正的国际化。

  而上海显然处于第一个阶段,上海离人民币自由兑换还有较大的差距,据本报了解,一个题为《人民币国际化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究》正在进行之中,并于2009年底结题。

  据悉,上海方面为此已经做出了具体的步骤安排,记者拿到的一个央行二部权威人士做的报告显示,上海方面认为人民币自由兑换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上海要抓紧推进人民币用于国际贸易结算的试点工作;

  第二阶段:抓住时机做大做深各类金融市场,发挥本地注册的各类金融机构的作用,大力提升产品开发和做市能力,打造国内金融产品研发和生产中心;

  第三阶段:上海要推动加快国内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和建设,尤其是与跨境金融交易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要争取尽快与国际相关规则和惯例的对接以实现产品工具、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国际化,从而大幅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化程度;

  第四阶段:在金融市场深度和广度达到相当程度,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增强等各项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人民币资本账户可兑换将水到渠成。

  不过,要实现这个目标显然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上海只能期待一步步逼近。

  人民币贸易结算体系,最终要走一个统一的结算体系。另外人民币国际化后,非居民持有人民币,需要回流投资,开辟投资渠道工具,在这两个方面,上海有优势。”上海市政府相关人士分析。

  争取更多的第二总部落户上海

  外界普遍认为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障碍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上海和国外金融体制差距较大,现行国内金融体系难以快速和国外无缝对接。

  而另外一点则是国内行政作用对金融中心建设作用太大,但缺乏行政支持,建设金融中心效果会大打折扣。

  来自沪上几大国有银行的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国家是否重视上海金融中心建设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三会和四大国有银行的第二总部”能否放到上海。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目前最主要的还是集中争取国家政策。”李庆云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也表示,这更凸显了行政支持的重要性。

  目前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在沪机构都属于一级分行,是非法人机构,和国内其他省份分行同属一地位,这对上海金融中心建设显然不利,而北京则有先天的优势。

  据知情人士透露,上海自身管辖的银行(上海银行和浦东发展银行)全国资金量只是和一个四大国有银行上海分行的差不多,这也局限了上海方面建设金融中心的空间。

  因此,上海方面曾试图呼吁将“第二总部”搬到上海,上海方面认为随着金融“混业经营”,当前这种沟通成本将更为庞大,所以上海方面期望第二总部放在上海。

  上述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人民银行在这一块一直“有远见”,但让上海失望的是,其它银行并没有跟进,没有丝毫迹象要让第二总部落户上海。

  随着4月29日细则的公布,相关方案中亦没有具体举措。

  “这些不在‘意见’之列,因为我们认为关键是要完善上海金融市场功能和工具,并且要国际化的。虽然金融机构的总部在北京,但为了赚钱,他们也一定要贴近市场,不是说行政机构搬过来就行。”上海市政府一位人士4月30日专门对本报如是解释,他表示,靠市场来推动,“更为务实”。

  不过上海方面似乎并没有放弃这一期待。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做的一份评估报告显示,上海方面将更加务实地向国家申请相关支持,“积极推动银监会、证监会以及外汇管理局等监管部门将部分与市场监管有关的监管部门迁至上海,适当加大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对驻上海派出机构的相关授权。”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