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投二号6月挂牌专事股权投资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5日 13:01  中国经营报

  作者: 周丽敏

  加快重组,17家中小央企被“打包”

  动议已久,被媒体称为“中投二号”的第三家国资委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终于有了明确的“分娩”日期。

  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从国资委可靠渠道获悉,4月底,国资委和财政部会签结束后,将在5月初上报国务院。“保守估计,6月左右,该资产管理公司将正式批准成立。”

  据记者了解,首批将有17家央企被装进该公司,其主要功能除了直接持股一些央企进行资本运作外,该公司最主要的功能是加快央企重组步伐。相关国资委专家认为,随着2009年5月1日《企业国资法》的正式实施,将“助推”国务院国资委筹建的这家资产管理公司的诞生。

  意在加快央企重组

  “中投二号”虽然朗朗上口,但其实这与它的实际功能并不相符。

  “中投的注册资金是2000亿美元,是一只国家主权基金,成立的目的是化解大量外汇储备做海外投资之用,股权买卖自由。且不论国资委成立的这家公司规模比不上,它肯定不会随意进行海外买卖股权。”财政部财政科研所博导文宗瑜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

  这家国资管理公司也有别于中国诚通集团(以下简称“诚通”)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以下简称“国开投”)这两家已经存在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

  诚通主要从事现代物流、综合贸易,国开投主要做基础领域的投资,投资重点是电力、煤炭、化肥等产业。它们并非纯粹以经营股权、产权为主的资产运营公司,成立后分别担当了一部分处置不良资产的责任。

  “而即将成立的第三家资产管理公司则是一家以股权经营为主的资产经营公司,这一公司将代表国资委控股股权多元化的央企,主要从事股权性的资本运作。” 一位国资委消息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现在看来,该公司极有可能担当加快央企重组步伐的任务。”他说。

  早在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之初即启动央企重组,当年央企数量是196家,至2006年年末减少至161家。该年,国资委发布指导意见,要求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明确到2010年,央企将调整至80至100家。按计划,此后每年平均需精减14家企业。但时至今日,央企数量尚有138家。5年来一共只减少58家,速度可谓缓慢。目标如要实现,意味着今明两年时间内至少要减少38家。

  3月10日,李荣融在回答同样的问题时表示,央企重组正按照“原定规划”进行,到2010年底减少到80到100家不会动摇。

  目前距离2010年底的期限只剩下不到20个月,要完成央企整合重组40到60家,相比此前几年,提速是必然选择。

  “成立新公司后,可以将一些规模较小或者经营亏损的企业装进来,作为这家管理公司的二级公司,按照这个手段,起码在名义上,国资委直接管辖的央企数量会快速减少。”上海天强管理顾问公司总经理祝波善对《中国经营报》记者介绍说。

  另有坊间流传,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将出任该公司负责人,但有国资委内部人士透露,现在这些都不明朗,到底由谁出任,只有国务院批准后才能确定。

  “打包”17家央企

  至于哪些央企将被首批装进去,这家新成立的资产管理公司有多大的“能量”来整合这些央企。一段时间以来一直扑朔迷离。

  国资委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该公司注册资金和启动资金将来源于国资收益,并以新建的方式组成。

  央企2008年上缴的红利将有一部分被拿来作为公司的注册资本金。国资委的数据显示,去年共收取央企利润547.8亿元(人民币,下同),当中270亿元系用于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点中央企业建设出资和补充国有资本;196.3亿元用于支持特大自然灾害中损失较重的中央企业灾后恢复重建;81.5亿元用于推进中央企业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保守估计新公司的启动资金至少有100亿元以上的规模,而最终这家公司的资产规模,将取决于有多少家央企被纳入其中。

  “首批装进去的央企,目前确定的有10到17家,属于国资委直接管理,资产总量较小,经营状况一般的;其次是股权多元化的央企。”上述国资委知情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

  该人士表示,首批名单中包括乐凯胶片、华录集团和上海贝尔,另外一些从事半导体经营的央企也将被装进去。“今年三月前,国资委曾分别和这些央企通过话”上述人士表示。

  4月11日,国资委党委委员李寿生曾视察华录集团,一位当时在场的国资委人士表示,华录作为文化电子产品行业中的“国家队”在本次金融危机中受的冲击很大,资产只有10多个亿的华录,将难免被重组的命运。

  记者随后分别致电乐凯胶片和华录集团,华录有关人士表示,对于是否被装进资产管理公司不知晓,那是高层的事情,但他也承认,今年金融危机中,华录受到的冲击是比较大的。而乐凯胶片相关工作人员则以“不知道”婉拒了记者的询问。

  国资委新闻处也对记者表示,目前还没有得到确切名单,但一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进行。

  然而,首批被装进该资产管理公司的央企几乎都经过了“抗争”。“央企都不愿意被‘摁’进去,这主要是牵扯到了一些利益纠结,比如‘人’的安排,央企的重组说到根子上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尤其是国有体制内的人事博弈。”一位不愿意具名的国资委权威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如是说。

  既然企业自身都不愿意进入资产管理公司,那么最终将选择哪些企业进入?选择的标准是什么?

  “首先是规模较小,纯竞争性,经营亏损、不属于国计民生的央企装进这家公司;然后是股权多元化的。”国资委人士表示。

  谭成义认为,股权多元化是我国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国有企业的股权多元化大大增强了企业内部的活力,但是股权多元化后,随着各种性质的股权参与,多个股东之间的利益纠纷也在所难免。

  “国资委虽然是政府特设机构,但它还是偏向于行政职能,如果它直接持股,在国有股和其他性质的股权发生利益纠纷时,将需要直接代表国有股与其他股东进行交涉,甚至在法庭上交锋,但这与国资委的特殊身份不符,如果改由资产运营公司直接持股,就可以避免这种尴尬。”谭成义认为这也是资产管理公司的重要职能。

  国资体系走向何方?

  “2009年5月1日《企业国有资产法》将正式实施,这也是直接让国资委真正具有代表国资委持股的资产管理公司迅速“临盆”的重要原因。”黑龙江国资委办公室安家谦对《中国经营报》记者分析说。

  在安家谦看来,未来地方国资委将仿效国务院国资委的这种模式,但有别于国务院国资委的是,地方国资委更容易操作,5月1日以后,地方国资委成立的“淡马锡”类的资产管理公司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而且,地方国资委所辖的国有企业一般资产量小,容易操作,把国有企业全部装进资产管理公司也是未来一种探讨的趋势。

  事实上,北京国资委已经在2009年初以注册初始资金300亿元组建了由北京国资委主任王东兼任的北京资产管理中心,并以全民所有制形式持股部分北京国有企业。另外,上海、深圳、重庆等国资委早前也做了类似的探讨。

  经济学博士马光远也认为,就国企改革的未来而言,目前最主要的一是尽快按照《企业国有资产法》对国资委“出资人”进行定位,尽快完成国资委从一个定位模糊、权力庞大的集出资人和监管职能于一身的机构向纯粹的“出资人”转化;二是作为央企出资人的国资委加快央企重组和战略性退出的步伐,除了目前国家必须控股的企业之外,完成大部分央企的民营资本进入的步伐。

  有专家认为,国资体系未来的走向可能是国资委——资产管理公司(淡马锡)——央企。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