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银行在16年前率先推出外汇宝业务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3日 23:16  青年报

  炒汇不会再被“皮包公司”宰

  1993年12月1日,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在位于中山东一路23号的外滩营业部大厅内,率先面向广大客户正式推出个人外汇买卖业务。

  个人外汇买卖业务推出后,上海市民手头持有的外汇都可以到正规的银行网点,按照公开透明的牌价进行买卖,既有利息收入又有机会赚投资收益。中国银行个人外汇买卖业务的名称“外汇宝”在广大“汇民”中众口相传,受到一致追捧,“炒外汇到中行”的口号也从此叫响。

  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率先成功推出个人外汇买卖业务,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进程来说意义重大,从此,上海的个人外汇买卖业务走上了正规有序的发展之路,实现了与国际同业的快速接轨。

  本版撰文 徐可奇

  ■见证时刻:1993年12月1日

  ■见证人物:中行上海分行外滩营业部财富管理中心副总经理沈晓勤

  ■见证地点:中山东一路23号中行上海分行外滩营业部

  见证首单

  三张老凭证记录个人外汇首日交易

  1993年12月1日,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在内地首先面向客户推出个人外汇买卖业务,而最早对客户开放的买卖点就设在位于中山东一路23号的外滩营业部大厅里。

  为了寻访第一单,中行上海分行的相关工作人员费尽心思,终于在历史档案中找到了三张弥足珍贵的“老单子”,这就是在个人外汇买卖业务推出第一天,中行工作人员在客户交易时登记的代客外汇买卖贷方凭证。

  这三张16年前签发的凭证在外观上与老式的普通商业发票相差无几,蓝色圆珠笔在白色的票面上依次记下了日期、客户姓名、买入和卖出的货币币种及金额、成交的汇率。值得注意的是,在科目一栏上登记了“9330270050067”,这组看似不起眼的数字正代表了推出首日的个人外汇买卖业务。最后,在制票一栏上敲着当时这三笔业务共同经办人的红色印章:沈晓勤。

  据现任中行上海分行外滩营业部财富管理中心副总经理的沈晓勤回忆,中行上海分行在推出个人外汇买卖业务伊始,采用的是美汇、港汇、美钞、港钞的买入价和卖出价标价,汇率随国际市场汇率波动,一般每天变换一次,若当日国际市场汇率变化较大,则随时公布。个人外汇买卖业务在推出第一天成交近10笔,其中有美元、日元的客户交易。

  巧合的是,这三张被悉心保留下来的老凭证正好记载的都是客户买卖美元/日元货币对的交易。客户童先生按照110.50的汇率,用自己的1862.10美元买进了205762日元;另一位客户王先生也按照110.50的汇率,用自己的1000美元买进了110500日元;还有一位客户许先生则是按照108.50的汇率,用自己的108500日元买进了1000美元。

  记者寻访

  首家做市商将炒汇法宝起名外汇宝

  记者发现,在这三张老凭证上,客户买卖的同是美元/日元货币对,但银行给出的买进和卖出日元报价相差了200点,这显然与股票和债券的交易报价不同。那时,不少客户刚开始买卖外汇,对此一度也不理解。

  中行上海分行资金业务部的高级交易员曹洌向记者介绍,按国际惯例,个人外汇买卖业务采用的是做市商制度,而不是一般的客户直接撮合交易。中行不向客户收取外汇买卖的手续费,而是通过点差来盈利。在国际上,往往由实力较强的金融机构作为外汇做市商,充当“市场的润滑剂”。中行的外汇业务当时在内地遥遥领先,因此也成为内地首家面向个人客户的外汇做市商。

  “中行给个人外汇买卖业务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外汇宝’,很快就被客户越叫越响亮,其他银行推出个人外汇买卖业务时也抢着用这个名字,”曹洌笑着说,客户参与中行的个人外汇买卖业务后发现可选择外币兑换或存款,这样既可避免汇率风险、有利于外汇保值,又可增加存款利息收入,这项业务对当时持有外汇的客户来说确实是个宝。

  记者手记

  取代黑经纪疏堵结合填补金融空白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当时正规的个人外汇买卖业务在内地还是一片空白,于是开始出现外汇黑市交易。境外的部分外汇经纪商趁机面向内地客户违规经营外汇保证金业务,通过误导下单、私下对冲、对赌、吃点等欺诈手段骗取客户的外汇资金,甚至出现卷走客户保证金潜逃等情况。为此,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国家工商管理局和公安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出《关于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的通知》,对上海的非法外汇保证金公司进行清查。

  有堵也有疏,有关管理部门同时也批准银行开展合法的个人外汇买卖业务,以满足内地广大外汇持有人的正常投资需求,多家银行在当时为尽早获批个人外汇买卖业务资格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中行拔得头筹,并在上海首先推出“外汇宝”,这比第二家推出该业务的银行仅仅早了一周。

  对当时已有志于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上海来说,随着上证所及上海金属商品交易所的开业,个人已经可以买卖股票和期货,但作为国际金融业务中一种常见的货币交易活动的个人外汇买卖业务,在内地还未正式开展。因而,中行上海分行率先推出个人外汇买卖业务,不仅成功填补了这一空白,而且对完善上海金融市场建设和提升上海金融服务层次来说,意义尤其重大。

  回顾历史

  外汇走势线红绿颜色颠倒

  中行上海分行的“外汇宝”第一单诞生距今已有16年,由于当时还未普及电子化记录客户交易的流程,因此要寻访当年办成第一单交易的客户确实很有难度。但记者在“外汇宝”的诞生地中山东一路23号寻访时,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一位第一代“汇民”李老伯。

  “那时候我家就住在四川北路,离外滩只隔一条马路。所以1993年12月1日那天也到中山东一路23号去轧闹猛,看看个人外汇买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今年已70左右的李老伯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当时中行在每个交易日按时报出外汇牌价,客户每次交易都要填单子,他也于1993年底在中行上海分行开了户做“外汇宝”。

  “当时炒外汇和已经火起来的炒股相比,还是有不少不一样的地方,”李老伯对记者说,“比方讲,记得刚开始看到的外汇走势蜡烛线(K线),红绿颜色是颠倒过来的,这是因为海外的走势图上绿色代表阳线、红色代表阴线;而内地的习惯恰恰相反,红色代表阳线、绿色代表阴线。”

  据李老伯回忆,当年的第一批“汇民”中其实有不少是像他这样的上了年纪的老头老太,手头的外汇是家里有人从海外带来的。那时有不少“皮包公司”对个人客户提供外汇按金交易,但客户经常“挨宰”。在中行上海市分行率先推出“外汇宝”后,意味着从此面向个人客户开放了买卖外汇的正规途径,而且中行很多年来经营外汇业务的“牌子响当当”,这立刻吸引了不少个人客户纷至沓来开户交易。所以,那时中行外滩营业部的宽敞大厅里每天都坐着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在“盯盘”,资金量大的客户还能进大户室交易。用不了多长时间,“炒外汇到中行”的口号就在广大客户中传开了。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