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10年前平安保险首先在上海推出投连险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3日 23:03  青年报

  保险资金曲线进军证券市场

  1999年10月22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利平敲响了铜锣,宣告首个投连险平安“世纪理财”面市。

  图片由平安人寿上海分公司提供

  ■见证时刻:1999年10月22日9点

  ■见证人物: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利平

  ■见证地点:南京西路1376号上海商城大剧院

  10年前,在巨鹿路417号平安人寿上海分公司,一群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率先在上海市场上销售非传统寿险产品。

  1999年10月22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利平在上海商城大剧院,不仅敲响铜锣宣告了首个投资连结保险产品平安“世纪理财”的面市,还成为了该投连险的“第一单”客户。

  首个投连险面市后,保险资金投资证券市场从此开闸放行,这使保险公司的投资渠道得以拓宽,尤其是在降息环境中可以化解利差损的压力,因此,投连险的面市意味着在保险和证券这两大金融市场之间建立起了有机联系。

  保监会对投连险产品高度关注,时任保监会副主席吴小平评价:“平安是在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投资连结保险是寿险产品的创新,中国寿险业从传统寿险产品向非传统寿险产品的转化不再是简单的新产品开发,其影响将是革命性的。”

  本版撰文 徐可奇

  见证首单

  转向非传统险敢创新就不怕“被螃蟹夹”

  1999年10月22日上午9点多,在上海商城大剧院里,700多位业务人员和几十家媒体记者都在等待着被誉为中国第一个非传统险“世纪理财”的诞生,这是保监会破天荒地以“会”的名义审批通过的投资连结保险产品,而一般保险公司销售新产品只需要保监会下面的专业监管部批准即可。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利平在众人的视线中登上讲台,阐述了“世纪理财”的意义:“这是平安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也标志着中国寿险业进入传统与非传统产品并举的新时期。”说完她手起槌落,挂在舞台上的一面铜锣发出响亮的一声。来自平安上海寿险公司的凯旋部资深业务员季伟签出了投连险的第一份保单,而客户就是平安寿险业务的当家人王利平,王利平当场在保单上签字。

  一直关注着投连险产品进展的时任保监会副主席吴小平曾两次考察平安上海机构,与业务员座谈时说:“平安是在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第一个‘吃螃蟹’意味着什么?可能尝到甜头,也可能被螃蟹夹到。”他高瞻远瞩地说:“投资连结保险是寿险产品的创新,它带给中国寿险业乃至整个金融业的影响绝不仅仅是观念上的,中国寿险业从传统寿险产品向非传统寿险产品的转化不再是简单的新产品开发,它对寿险公司在经营理念、销售管理、专业人才和电脑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影响将是革命性的。”

  记者寻访

  首尝投资证券收益与风险捆绑在一起

  第一批取得投连险销售资格的700多名业务员都是平安的业务精英,他们对当时的情形还记忆犹新,为了熟悉投连险的条款、内容、与传统产品的区别和联系,为此他们掌握了证券、国债的投资知识、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并且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以便能如实告知客户和正确讲解“投资”的含义以及产品可能存在的风险。

  在平安“世纪理财”投连险面市的第二天,也就是1999年10月23日凌晨4点,从郊县赶来的业务员们就守在了客户服务中心的大门外排起长龙,都在等待交单。9点整,业务员们进入大厅,公司契约部专设的柜面开始处理第一批投连险保单。

  2000年上半年,平安在上海的业务员们每月向超过1万客户推销出了“世纪理财”投连险。到2000年6月上旬,这款1999年末才面市的投连险新品在上海地区的总销量已经达到了3.1亿元,客户总数超过7.1万,平安由此坐拥了上海市场的半壁江山。

  投连险账户依照规定可投资基金、银行存款、国债、金融债券及资信评级在AA+以上的央企债券,由于这些投资品的收益率和风险率明显不同,因此平安当时特别重视对客户进行风险提示,在对外发布的公告中阐释:“投资单位的收益率与证券市场的行情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时很高,比如第一个月的收益能达到4.87%;有时又很低,甚至出现亏损。”

  记者手记

  间接入市开闸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拓宽

  1999年10月,保监会下发一纸批文,保险资金被有限制地允许进入证券市场。保险资金投资证券市场的开闸放行,为投连险的诞生打通了最后一个关键环节。至2001年3月,保监会批复平安在证券基金上的投资比例从此前的“限制在账户里的30%”提高到了最高可达到“账户里的100%”,这无疑是肯定了投连险产品的价值。

  在首个投连险面市之前,保险公司受制于投资渠道,除了把钱放在银行外,只能投资国债和金融债券,但在降息环境中面临往后根本还不起承诺的高息保费的尴尬,这被形象地称之为“利差倒挂”。因而,投连险的面市意味着在保险和证券这两大金融市场之间建立起了有机联系,为中国金融业的跨市场运作提供了契机。统计显示,保险市场上目前共有27家保险公司推出投连险产品,投连险账户达到105个。

  但是投连险在每次熊市来临时又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在2001年和2008年开始的这两轮股市不景气周期里,不少投连险客户的账户权益大幅度缩水,部分客户甚至退保。但这是由投连险的设计原理决定的,投连险客户所缴付的保费分别进入保障账户和投资账户,出现亏损等投资风险也要由客户自行承担。因此,保监会多次要求各家保险公司规范发展投连险业务,特别是要向客户完全提示风险。

  回顾历史

  借助投连险避免利差损

  到1999年6月,当时中国实施了进入降息周期后的第7次降息,存款利率在3年中已经下降了近80%,贷款利率下降了52%。虽然在降息风潮中一度通过“抢险”可以增加保费,但却让各家保险公司花费了不少时间消化,因而面对不断调低的存贷款利率,没有保险公司再会去冒着利差损“抢险”了。

  在降息风潮过后,各家保险公司开发新产品时都注意到产品的利差问题,这需要具有一流精算能力的精算师把控。平安为此聘请了一位精算师Travor,Travor于是向平安推介了当时国外方兴未艾的“投资连结保险”产品,指出世界保险市场的产品一般都是沿着从保障型到投资型的路线发展的。

  平安保险的管理层意识到,保险公司存在着利差损压力,而当时上市融资的时机不成熟,也许可以借助投连险产品化解压力;只要找到合适的投资渠道,投资连结保险可以用投资盈利的方式有效地避免利差损。由于当时监管部门禁止保险公司投资股票市场的政策还未见有任何松动,平安保险决定无论如何先要研究熟悉这种产品,至于推不推出和何时推出,则静等时机到来。

  1998年11月26日,以研究投资连结保险新产品的代号为“UL888”的小组成立,平安把投资连结保险考察研究项目命名为“凤凰计划”。平安决定专门成立非传统保险部来运作,部门的工作内容就是关于投连险的试点、销售、推广等事宜;另外,为了保证投资利益和降低投资风险,平安对投资管理中心的组织架构进行了重组,订立了更为严密的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制度。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