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陪伴中国走过一个半世纪金融史的外资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3日 23:02  青年报

  151年前渣打把根扎在了上海

  2007年4月23日,渣打银行(中国)开始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当天,时任渣打全球个人银行业务集团执行总裁麦克·迪诺马(图左)和渣打银行(中国)总裁曾璟璇(图中),亲自到浦西支行接待人民币零售业务的客户。

  图片由渣打(中国)提供

  ■见证时刻:2007年3月29日

  ■见证人物:渣打华东区企业暨金融客户部总监及上海分行行长 林远栋

  ■见证地点:陆家嘴东路161号招商局大厦

  如今中山东一路18号的建筑外观,就是一个半世纪以前由渣打银行打造的;而渣打银行后来也成为该幢建筑时间最长的业主。

  本报记者 施培琦 摄

  这是一家在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外资银行——1858年,渣打银行就从英国来到了上海。

  150多年,风雨兼程自不必说,但渣打一直没有离开这个城市:它曾经见证过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作为远东国际金融中心最为鼎盛的时刻,它也曾经历过大面积收缩业务,在这块土地上只有一两名工作人员留守的平淡时期。如今,在渣打来到中国的第三个世纪,适逢上海走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新的进程中,渣打的办公大楼静静伫立在了陆家嘴。

  上海给了渣打以新的发展机遇,它同时也在为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写下属于自己的浓重一笔。

  本版撰文 记者 于舰

  见证首单

  期待已久第一个交出本地法人申请

  在林远栋先生来上海时,渣打还是英国渣打银行在上海的分行,不能享有与它身边的中资银行一样的待遇和管理政策;最最重要的是,不能办理本地人民币个人业务。当听到外资行能够进行本地独立法人银行资格申请这一消息后,林远栋说,真的让人很振奋。渣打银行迅速组建了一个将近100人的团队,花了近5个月的时间进行筹备工作。林远栋说,当时在第一批被批准的外资行本地法人银行中,渣打是第一个交出申请报告的。

  谈起当时的情景,林远栋现在还有点激动。他说,为了这次申请,那段日子真的有很多事情要去做:从大处讲,其身份要转变成一家本地的法人银行,业务领域等都要变;从小处讲,就连公司墙上的每一个标识都要进行相应调整,以迎接监管部门的审查。

  2007年3月29日,上海市韩正市长亲自为渣打银行(中国)总裁曾璟璇颁发了本地法人银行营业执照。虽然那只是一张很轻的纸,但它却意味着渣打拿到了本地企业公民的“身份证”。

  经过认真筹备,渣打银行(中国)在2007年4月23日那天,开始在全国多个城市经营本地人民币业务。当天,曾璟璇亲自到上海的浦西支行,以一名前线员工的身份接待人民币零售业务的客户。时任渣打集团全球个人银行业务集团执行总裁麦克·迪诺马先生也特意来到中国参与了人民币业务的第一天营业工作。

  独特战略 首开无抵押中小企业贷款

  1853年,在英国维多利亚女皇的特许下,渣打银行建立。“渣打”,即是特许的英文音译。在刚刚成立的第五年,即1858年,渣打就在加尔各答、孟买以及上海开设分行。因而,渣打银行上海分行也是其最早的分行之一。查阅渣打的发展史,可以看出,这位“出身”于发达国家的银行,其主要足迹竟然遍布发展中国家。

  在和林远栋谈到时下的金融危机时,林先生爽朗地一笑,说:“渣打看好发展中国家的潜力,这么多年一直没有改变,业务的增长最主要是给实体经济的企业贷款,而不是卖各种衍生产品,这也正是在此次金融危机之中,渣打没有陷入危机的重要原因。”

  林远栋特别谈起他们在发展中国家看好发展中的客户——中小企业的问题,“没有小企业,哪里来的中企业,又哪里来的大企业?”“如果中小企业可以有相应的抵押物,它们就不用贷款了;在他们最需要资金的困难时期你帮了他,那么,这种客户的关系是最稳定的。”在这样理念的支撑下,2004年,渣打在中国开出了第一个无抵押中小企业贷款品种,当时在业内引起轰动。

  按常理,无抵押是有风险的。但林远栋说,最大的风险是不了解风险。渣打银行一直在发展中国家发展自己的网络,对这些新兴市场有很深的了解,这种给中小企业的无抵押贷款形式在其它新兴市场已经做了很久,现在已拥有完善的操作模式,比如风险在哪里,如何控制等等,所以“我们是能够控制风险的”。

  记者手记

  上海情结继续为中国金融发展出力

  林先生是两年前才从香港来到上海的,而为他开车的司机却在渣打已供职了几十年,他经常给林先生讲渣打在上海的故事。那么久远的历史,让林远栋听了着迷。在司机的引领下,林先生几次探望渣打银行的老员工。林先生说,那些老人和他见面时都特别激动,找出当年的办公用品给他看,而且还能用流利的英语和他交流,真的让人很敬佩。从那些老人的谈话中可以感受到,渣打银行当年在中国的发展是有地位的,这让林远栋这个新时期的上海“渣打人”感到自豪。

  151年前,上海把远在英伦的渣打吸引来在此设立分行;如今,这家中国最老的外资行在新时期迈着轻盈的步履,几乎事事都走在同行的前列——第一批成为本地独立法人银行的外资行;第一批上海黄金交易所外资银行会员单位;第一批被批准经营网上银行业务;首批获央行批准开办QFII境内证券托管业务……诸多的金融创新使这家老银行焕发着勃勃生机。

  2007年1月,渣打银行在内地还只有2000多名员工;到2008年年底人数就翻了一番,林远栋感叹这样的发展速度。他说,上海是渣打中国在中国的“根”。作为一个冉冉升起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居民对多元化优质金融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渣打也正在努力着,为这个自己已驻守了150多年的城市作出贡献。

  回顾历史

  外滩18号留存了渣打最辉煌时光

  1858年(咸丰八年)7月31日,上海的《字林西报》上出现一条启事:“蒙董事会之许可,渣打银行本日在上海设立分行,行址在北门街(今河南南路的延安东路至人民路一段)”。渣打银行上海分行正式成立的消息就这样被记载下来。因其首任经理名为约翰·麦加利,所以渣打在中国大陆的分行就称之为“麦加利银行”。早期的麦加利银行在中国的业务,主要经营外汇、兑换外国币券及旅行支票、吸收存款、活存透支和发放贷款等。

  外滩18号,与渣打的情缘可算最深。那里原来是上海的第一家外资银行——丽如银行的办公地,这家银行后因经营不善而停业,其房地产遂被渣打在1892年以16000英镑买进。渣打从此入驻,成为那里历史上时间最长的业主,它也在此经历了几乎是最辉煌的发展时期,在中国近20个城市设立分行和办事处。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只保留了汇丰、东亚、华侨和渣打4家外资银行继续在上海营业,渣打除上海分行以外其他分行均停业,并且上海分行也并入香港分行,只在圆明园路185号设立了留守办事处,但事实上能开展的业务也非常有限。幸运的是,渣打银行成为人民银行“指定银行”经营外汇业务,并应政府要求协助打开新中国的金融局面。

  改革开放后,渣打率先在中国14个城市重设分行,成为在华网络最广的外资银行之一。到2007年3月27日,渣打成为中国第一批外资本地法人银行。目前,渣打银行(中国)已拥有4000余名员工,在全国拥有15家分行(大连代表处筹建分行中),35家支行,1家代表处。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