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滚动新闻 > 上海金融市场创新纪实 > 正文
一天之内香港纽约同步上市
■见证时刻:1993年7月26日、1993年11月8日
■见证人物:原上海石化副总经理周耘农
■见证地点:香港联合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
照片中的这两张股票,就是于1993年7月26日分别在香港联交所和纽交所挂牌上市的代码为“338”的上海石化H股(图左)及简称“SHI”的上海石化ADR(图右)。至同年11月8日A股上市,上海石化完成了其三地上市的创举。
丁艳芳 摄
多位重量级嘉宾参加了上海石化H股上市仪式,左三为时任上海石化总经理王基铭。
图片由上海石化提供
1992年对于改革开放来说,是个无可争议的分水岭。在此之前,对于股份制改革、“姓资姓社”的争论还在纷纷扰扰;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当年10月的“十四大”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针,市场化改革成为了共同的目标。市场化改革的核心之一就是国有企业改革,但即使如此,在那时提出让国有大型企业去中国香港、美国发行股票、融资上市,听起来还像是个天方夜谭。
然而经过了一年多的多方推动,内地企业海外上市的大门终于被打开。上海石化在1993年7月至11月间陆续发行了H股、ADR和A股,成为第一家在上海、香港、纽约三地上市的公司,不仅在大型国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迈出了开拓性的一步,更标志着内地企业第一次进入国际核心资本市场。
本版撰文 丁艳芳
见证首单
三地上市大型国企变身股份制公司
1993年7月26日上午,香港君悦大酒店里正在举行上海石化H股的上市仪式。这是一个简约却很隆重的仪式,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中国证监会主席刘鸿儒、中石化总公司总经理盛华仁、港交所主席李业广等都应邀出席,200多名媒体人员包围着上海石化的高管们争相采访。
从当年的7月6日至7月16日里,上海石化的主承销商美林证券和百富勤共发行出了16.8亿股上海石化H股,以每股1.58港元的发行价计算,向国际投资者成功融资26亿港元。随着10点的开市锣响,港交所交易大厅的彩色显示屏上出现了一个新的代码“338”,开盘价“1.69港元”。
结束了这一天的紧张交易后,亚洲地区进入了黑夜,但上海石化并没有停下脚步,又立即叩开了华尔街的大门。纽约证券交易所也在这天迎来了第一家中国企业,上海石化以托管凭证ADR的形式在纽交所挂牌上市,简称“SHI”,1份上海石化ADR等于100股上海石化H股。
在H股及ADR上市的过程中,上海石化也同时紧张地筹备着A股的发行,根据“证监发审字‘1993’23号”文的批复,上海石化在当年9月通过深圳市场发行了2亿股A股。1993年11月8日,上海石化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A股代码“600688”,但它在当年属于超级大盘股,考虑到市场承受能力只能分批上市,当天的首批上市量为7500万股。
经过一系列股份制改革和发行上市后,上海石化不仅从一家负债高、负担重的大型国企变成了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股份公司,更是内地第一家实现了上海、香港、纽约三地上市的上市公司。
记者寻访
改制样板为国企海外上市扫清障碍
说到上海石化的上市之路,原上海石化副总经理周耘农就是上海石化股份制改革设想最早的提出者。
周老告诉记者,在1991年时,建厂已近20年的上海石化遇到资金和人员负担的瓶颈。时任副厂长的周耘农就想通过改制摆脱困境,在1991年上半年参加中央党校学习时提出了大型国企能否进行股份制改革的话题。1992年初,小平“南巡讲话”犹如春风拂来,上海石化立即成立了改革发展工作研究组,周耘农担任了股份制课题组的小组长。4月时周耘农赴京出差,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找到了当时在体改委任职的李青原,向其提出上海石化该不该搞股份制、发行股票上市。5月,李青原就带着高西庆、刘纪鹏等四位专家到上海石化实地调查,并在可行性报告中建议上海石化分离辅助性和社会生活性的资产后,国际国内同时上市。
之后,体改委联合了12个部委,由刘鸿儒负责,两次开赴上海石化现场办公。周耘农骄傲地说,当年联合工作小组的商谈,正是以上海石化在改制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为案例进行协商的,虽然第一批赴港上市的企业有9家,但上海石化不仅是最早提出的,更是规模最大、改制涉及面最广的一家,成为其余八家操作的模板。
1993年6月19日,中国证监会、上海证交所、深圳证交所与香港证监会、香港联交所签订了五方监管合作备忘录,内地企业海外上市的大门终于打开。
一波三折因ADR错失首只H股头衔
周耘农说,在当年港交所与中国证监会商谈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过程中,上海石化始终是具体操作的样板,也是各方默认的第一只H股。但由于ADR上市而需要递交给纽交所的繁琐资料以及分离庞大的辅助性、社会生活性资产的复杂工作,才在上市的最后时刻被青岛啤酒反超。
虽然错失了第一只H股的头衔,周老仍然欣慰地说,在第一批海外上市的9家企业中,只有上海石化是试验到底的,通过上市前的资产重组、人员重组实现了经营性资产的整体上市,并且最终进入了最核心的国际资本市场。
对于第一批海外上市的内地企业,那时的海外投资者因为不了解而持有一些偏见,上海石化H股当年的招股价原定1.75港元,但最终还是被压低到了1.58港元。周耘农还向记者透露,当年上海石化的原定目标是上海、香港、纽约三地同日上市,但当时上海证券市场正值低迷期,上海石化发行2亿股A股属于“巨额融资”,尽管最终绕道深圳参与了深圳市1992年度新股认购表第三次抽签发行的行列,但时间上已经滞后,由此留下了一丝遗憾。
回顾历史
内地企业扛起港股半壁江山
自1993年上海石化等9家内地企业迈出第一步后,这条海外上市之路经历了多次的起起落落。直到2006年后,被市场低估的内地企业股价开始回归,内地企业IPO成为全球投资者争抢的对象,尤其是中行、招行、交行等在发行H股时都获得了惊人的超额认购倍率。来自内地的网络股、科技股在美国市场也受到了追捧,无锡尚德、百度、携程都创造了不少的“神话”。
仅香港联交所的统计就显示,自1993年起至2008年末,内地企业通过香港市场完成的融资总额已达到21461亿港元;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的内地企业已达到465家(包括H股、红筹股及内地民营企业),占到主板上市公司总数的37%。内地企业在这16年里通过香港向国际市场投资者融到了巨额的资金,极大地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另外,至2008年末,在港上市的内地企业总市值为61609亿港元,占港股总市值的百分比上升到了60%的历史最高水平。从交易状况看,内地上市公司的日均成交额占到香港市场整体的71%,更直接表明了它们为香港市场所注入的活力。
1994年8月8日,恒生指数服务公司为了更直观地反映内地企业的股价表现而推出“恒生中国企业股指”(即国企指数或H股指数),但当时还没有一家内地企业能够“鱼跃龙门”成为恒生指数的成份股。而今,42家恒指成份股中已有10家H股、7家主要业务在内地的红筹股,合计占恒生指数的权重达到54.81%,体现了内地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中所得到的认同,以及其在香港市场中半壁江山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