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滚动新闻 > 上海金融市场创新纪实 > 正文
■见证时刻:2009年2月18日
■见证人物:上海农商银行副行长、崇明长江村镇银行筹建组组长沈星宝,崇明长江村镇银行董事长王洋
■见证地点:崇明县城桥镇朝阳门路19号
专门服务于“三农”和中小企业的第一家村镇银行开在了岛上,崇明的中小企业们纷纷前来道贺。
2009年2月18日,在崇明长江村镇银行的开业典礼上,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举锤击破一块冰雕,银行铭牌得以破冰而出。这一锤不仅仅代表上海首家村镇银行的诞生,更重要的是借“破冰”寓意政府和村镇银行攻坚“三农”以及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决心和信心。
继开业典礼上与首批4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外,崇明长江村镇银行一个月吸纳存款1个亿,已受理贷款及实际放贷总和近5000万。
村镇银行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代表,是上海金融机构创新的最新实践,在解决当地“三农”和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上具备较高的金融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
本版撰文 记者 钱炯
见证首单
铭牌破冰而出寓意立志解决三农问题
2009年2月18日是崇明长江村镇银行开业的日子。沈星宝副行长告诉记者:“这个日子选得好!因为第二天俞正声书记就前往崇明调研农村问题,而不久之后的市委九届七次全会上也将建设新农村作为主要议题。崇明长江村镇银行成立的目的正符合这个主题,那就是为上海‘三农’提供金融服务。”
在当天的开幕仪式上,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举锤破冰揭牌。这其中除了揭牌之意,还寓意着上海各方面立志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信心。
当天的成立仪式上还出现徐根宝的身影。不过,当时他的身份是代表上海根宝足球基地有限公司与村镇银行签订银企合作协议。王洋董事长告诉记者,选择根宝足球基地作为签约企业之一,也是从村镇银行的客户定位考虑出发的。“单纯从足球方面来说,基地的确不算‘三农’。但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他的基地已经成了带动休闲旅游的企业。那里有宾馆,喝咖啡的地方还能看到窗外的生态美景,很多人也都冲着徐根宝的大名前去参观,带动了崇明的旅游。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基地也是符合我们的客户定位的。”
除了根宝基地,其余首批签约的3家企业也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其中,上海嘉仕久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中小企业客户代表,为汽车工业提供配套转向节的生产;上海老杜鸭鸭养殖有限公司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营家禽的养殖、宰杀和成品深加工一条龙业务。
最后一家是崇明县陈家镇瀛东村村民委员会,也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里有一个上过人民日报等各大媒体的全国劳动模范、人称‘东滩硬汉子’的老支书陆文忠。很多年前就是他带领一些年轻人开垦滩涂、建起了现在的瀛东村。”王洋告诉记者,这个村靠近即将建成的崇明长江大桥,村里的“农家乐”等今后都有大发展,村镇银行当然要支持他们。
记者寻访
首单放贷20万营销员田间地头“满岛飞”
记者从南门港码头上岸后步行不久,就可以看到崇明长江村镇银行的巨大竖形招牌,银行坐落的朝阳门路就是崇明最繁华的中心地区所在。
说到这家村镇银行的取名,沈星宝表示:“崇明在长江口,取长江之名非常恰当。从作为主发起行的农商银行来说,今后很可能会辐射长三角,哪怕在中西部实现异地经营,也可能选择长江沿岸的城市。今后只要由农商行发起成立的村镇银行,都会冠以‘长江’之名。”
由于成立仪式上签约的企业仅仅是表达了与村镇银行的合作意向,尚未发生实际业务关系,因而崇明长江村镇银行的第一单在3月5日落在了一名从事服装销售的农户身上,贷款额为20万。“截至3月18日,我们已经放贷7笔共1700万,而已经受理的贷款额有2500万元左右。”王洋表示,这些客户都符合“三农”和小企业的定位,比如养猪户、做砂石生意的、机械厂等等。“服务对象不同,因此我们的效率很高,利率也相对低一些,农民们很满意。”
不过,记者在银行里并没有瞧见营销员的身影,他们都出去跑业务了。这被王洋叫做“满岛飞”。“我让他们除了必要的工作进度沟通要回行里之外,其余时间都要求他们下到基层找客户。”
记者手记
放贷仅限本地取之于农只能用之于农
崇明长江村镇银行是上海的第一家村镇银行。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代表,其设立和发展正是上海加大支持新农村建设力度、加快本市农村金融机构创新要求的深入贯彻和积极实践,是继小额贷款公司后本市的又一创新探索。
从金融支持“三农”工作的角度出发,村镇银行将促进上海市郊形成投资多元、种类多样、覆盖全面、治理灵活、服务高效的银行业金融服务体系,有效解决当地“三农”和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并将在支持农民增加收入、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支持上海郊区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良好的作用。
沈星宝和王洋都指出了村镇银行促进郊区发展中很关键的一条,那就是村镇银行只能在本地区开展业务。“长久以来,各金融机构从郊区农村吸纳的存款往往会用于城市的发展,而市郊就会缺乏资金。村镇银行的区域性特点,使得从农村吸收的存款只能用于‘三农’发展,可以说是取之于农、用之于农。”
回顾历史
大城市上海也要办村镇银行
沈星宝告诉记者,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服务与支持显得尤其重要。由此,中国银监会在2007年发出了7号文和8号文,就设立村镇银行出台了管理办法和指引。之后商业银行纷纷行动,在中西部开设村镇银行,截至2008年年底,全国有村镇银行100家左右。但是这其中没有上海的村镇银行。上海这样的大都市要不要办村镇银行,市领导的意见是“要办”,“市领导认为,上海郊区也有‘三农’,也有需求。只是上海的‘三农’起点更高,可以说是现代农业,金融扶持更显重要。”
在确定“要办”的大方向后,众多商业银行希望首办上海的村镇银行,但最终这一任务落在了上海农商银行的身上。沈星宝用“责无旁贷”来形容该行的主发起行角色,“我们银行本身就定位于服务郊区‘三农’和中小企业,这和村镇银行的服务对象是一致的,而且多年扎根郊区也为创办村镇银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人脉。”
2008年11月18日,上海农商银行正式提出筹建村镇银行的申请。之所以选择崇明,沈星宝认为崇明是上海唯一的“县”,农业比重最高,为“三农”服务的空间也最大。
筹备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要确定资本金。目前全国的村镇银行,资本金少则二三百万,一般在2000万左右,稍高的在5000万,而上海最后定到了1个亿。“按规定,村镇银行每笔贷款不能超过资本金的5%。上海地区的‘三农’起点较高,需要贷款的额度相对大,如果资本金过低,那么农户每笔可以贷到的资金就太低了。”最后,农商行占51%的股份,崇明县的5家国有背景企业占49%。
崇明长江村镇银行成立一个月以来,共吸收存款1个亿,已放贷和受理贷款总额近5000万元;今年的目标则是存款3个亿,贷款2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