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农业品种共同放量,投资者信心明显恢复
○ 4月13日,上海期货市场成交额再度刷新历史纪录,达到3972亿元
○ 2009年累计日交易额突破4000亿元的天数已接近2008年全年数量
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价格波动往往是投资者信心的指向标,去年“十一”长假过后所有交易品种全线跌停、一些品种出现了连续跌停的极端行情,是投资者信心处于低谷的极端表现。随着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全面实施,期货市场也率先做出了反应,市场全面活跃,投资者信心得到明显恢复。
成交屡创新高,提振投资者信心
4月13日,上海期货市场再度刷新了历史纪录,成交额创出新高,达到3972亿元。在经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后,国内期货市场已经出现回暖和复苏迹象。
期货市场在进入2009年之后,成交活跃度明显提高,尤其是在3、4月份,频频创出4000亿元以上的日成交总额。2009年突破4000亿元成交额的天数,已经接近2008年全年的数量。
商品市场的回暖带动了资金的流动性,更关键的是期货市场的暖意有效提振了投资者信心。
上海期货市场第一季度累计成交期货合约13021.33万手,成交金额95532.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3.54%和26.11%,继续保持了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同步增长。一季度,郑商所成交量11176.38万手,成交金额37964.0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和8%。大连商品交易所一季度成交量呈现逐月递增的态势,3月份大商所商品期货成交量达5166万手,比1月份增加1906万手,增幅达58.5%。3月份商品期货成交额达20374.17亿元,比1月份增加8163亿元,增幅达66.85%。同时大连商品交易所商品期货持仓量也稳步增加,3月份商品期货持仓量达159.46万手,比1月份的105.36万手增加54万手,增幅达51.34%。
分析人士指出,工业农业品种共同放量的现象,意味着我国期货市场的平稳发展,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现货企业参与进来,随着各大交易所做深做透市场举措的落实,期货市场将更受现货企业关注。
市场稳步扩容,增强服务经济功能
今年,线材、螺纹钢、早籼稻期货挂牌上市,表明我国期货市场不仅没有因国际金融危机而停止发展的脚步,而且还将对经济发展提供更为重要的服务功能。
钢材期货上市以来,市场运作规范,运行平稳,总体情况良好。首先是参与面较广、成交较活跃。截至4月10日,螺纹钢累计成交合约995860手,成交金额351.47亿元,线材累计成交合约228988手,成交金额77.80亿元。第二是期现价格联动性较强。合约价格表现出与现货市场价格较强的一致性。第三是持仓合理。显示出期货为现货企业提供套保工具的功能。第四是风险可控。据了解,目前会员保证金全部到位,客户保证金处于较高水平,结算风险处于可控状态。
总体上看,在经历上市首日价量双双收高后,上海钢材期货逐步进入“稳步走”阶段,期现价格波动基本保持联动,量能和交易价格表现理性,整体运行平稳、风险可控。
风险有效控制,确保市场平稳运行
去年国庆长假之后,期货市场有关品种价格大幅波动,上期所审慎应对,在现行规则框架内,果断实施按规则平仓办法,使风险有序、较快得到释放。郑商所同样稳健,没有出现一起会员穿仓,没有执行一次强制减仓,没有形成一次交易风险事件。三地交易所都已经制定积极的措施,加强了日常风险防范的弹性,有效缓解了风险压力,确保了市场稳定运行。
此外,各交易所在以往长假风险控制经验的基础上,将采取风险控制措施的时间节点前移到长假之前,取得了预期成效,春节长假后市场交易活跃、运行平稳。
2009年新年伊始,首次会员合规检查就在上期所启动,各相关部门对会员的基本信息、风险控制制度及流程安排、保证金管理、长假风险控制措施落实情况、从业人员管理、重点客户资料、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计算机系统、网络通讯等进行全面彻底的核查。从目前检查的上海地区会员情况看,各期货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制度建设基本完备,首席风控官逐步到位,保证金管理较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