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支线理念是中国航空业应对危机的利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8日 01:26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袁雪 北京报道

  专访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大中华区总裁

   2008年,中国航空运输业突遇急刹车,航空全年客运量增长仅为3%,而在过去的20年里,年增长速度平均为15%。

   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关东元认为,经济危机将中国航空运输业多年高速增长所带来的不平衡问题凸现了出来。

   他认为,要解决这些不平衡问题,支线运输理念是有效的对策。

   支线飞机是应对挑战的利器

   《21世纪》:目前国内航空市场运力过剩,航空公司纷纷取消航线、削减航班,您认为目前的经济危机对中国航空运输业有什么影响?

   关东元: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航空旅客数量减少,这种情况在国际航线和一部分国内骨干航线上尤为严重。航空公司希望节省成本,就要考虑削减班次。

   在航空领域,便利是提高服务水平的前提条件之一,航班的频次就非常重要。削减班次就是影响了服务质量。

   除了削减航班频次,另一种应对客流减少的办法就是更换合适尺寸的机型,比如原来一架飞机是200个座位,如果现在旅客减半,航空公司可以换成100座飞机,但仍然保持原来的班次,这样飞行成本也随之降低。

   在经济危机中,支线飞机是应对挑战的利器。所以现在美国或者欧洲,推行的就是合适尺寸的概念。在经济不好的情况下,越成熟的市场,支线飞机的应用其实应该是越广泛的。

   《21世纪》:造成这种竞争力低的原因是什么?

   关东元:是因为中国机队的构成很不合理。目前中国有将近1300架飞机,然而其中的支线飞机,或者说100座以下的飞机不到100架,占整个机队规模的8%左右。而在航空运输发达的地区,美国支线飞机占整个机队的43%,欧洲为36%,全世界的平均比例是近30%。中国的航空公司都使用大飞机,大飞机就只能使用大机场,于是又造成了同质化服务的恶性竞争。

   航空运输市场需要细分化,这在中国航空市场还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本身工具的不平衡造成了随后一系列不平衡,即机场使用不平衡,航线网络分布不平衡,随后还会造成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另外,如果大家只考虑服务干线行业和大城市,那么谁来服务偏远地区、二级城市,现在甚至在有些省会城市出行都不是很方便。

   只是“一只脚迈入门槛”

   《21世纪》:再详细说说机场使用不平衡的问题?

   关东元:首先,大机场基本饱和,但许多中小机场的利用率低,甚至处于闲置。截止到去年,中国有近160个民用机场,旅客运输量排名前20的机场占全国客运量的80%,这也就意味着剩下还有140个机场所承担的客运量还不到20%。

   从表面上看,这是如何充分发挥机场使用率的问题,但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只有交通条件改善了,才可能招商引资,将资金和技术吸引到当地去,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交通得不到改善,所有后续发展也就都谈不上。

   《21世纪》:在中国政府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中,特别有一部分要求要加快修建地方机场的速度?

   关东元:提高空中运输能力是改善交通成本较低的方式,修建两公里铁路的花费就可以建一座支线机场。对那些经济还不够发达或者地形条件复杂的地区,修高速公路和铁路的成本很大,回收期长而且见效慢。最立竿见影的方法是通过航空运输改善当地经济条件,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生产基地需要输出产品,再修建高速公路或铁路,这才是良性循环。

   但建机场等于只跨出了一步,还有一个问题是谁去经营这些飞机,这些地方的客流量不大,大飞机坐不满,飞一班亏损一班,目前航空公司大都不愿意提供服务。

   《21世纪》:既然有这么多优势,为什么中国航空公司不购买呢?

   关东元: 首先,原因我认为是传统概念所导致的。传统概念认为,虽然支线飞机的航段成本要低于大飞机,但单座成本要比大飞机高。但是要用单座成本来衡量运营成本,只有在飞机满员的情况下才是科学的;客流量少的时候就不能这样考虑。客流量少的时段,不能就此削减航班,因为需求仍在。在成熟的市场,航空市场会在高峰时候启用大飞机,当客运量降下来则换小飞机,这样既可以保证频率,同时又可以保证每一班成本都得到控制,这种支线理念,在中国并没有被完全认识。

   另一种概念是,偏远地区的百姓没有足够强的购买力。但实际上,你的目标并不是当地老百姓,而是争取把外面的商人给带进去,以及给政府公务人士提供便利。

   运力控制不应一刀切

   《21世纪》:现在大家考虑的都是如何渡过这场危机,你认为中国航空业应该如何应对?

   关东元:购买飞机与购买现成品不一样,要考虑到通常是18个月的生产周期。我认为中国的航空业现在就要为未来的发展做准备。在政府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中,机场和其它与航空运输相关的设备总共是5000亿的投资,不能投资结束再考虑飞机配备。我们也呼吁航空公司,是不是开始关注支线,关注网络的搭建,这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国内需求,也是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

   《21世纪》:民航局在2008年12月份颁发了帮助航空公司积极应对危机的十项措施,其中一条就是鼓励航空公司尽可能取消或推迟于2009年引进的飞机?

   关东元:我认为控制运力增加确实是对的,这考虑到运输的增长速度与飞机引进速度不匹配。因为市场低迷,国际航线和国内干线的客流量都减少了,运力增加的速度大于航空运输的增长速度。

   但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论。针对目前中国航空业的问题,我认为应该适当增加小飞机的数量,打通小河的运输。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