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蒙牛去年巨亏9.5亿元 乳业一季度盈利回升成定局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7日 03:37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王锦

  蒙牛乳业(2319.HK)16日公布的年报显示,公司2008年收入增加11.9%至人民币238.65亿元,但由于2008年下半年受到“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净亏损人民币9.486亿元,每股盈利亏损0.639元。

  三巨头净亏或超15亿元

  由于受到三聚氰胺事件影响,蒙牛乳业的年报非常“不好看”。

  年报显示,2008年集团毛利为人民币46.694亿元,较2007年的48.035亿元下降2.8%。由于08年平均原料鲜奶价格较前一年度上升,以及集团下半年受奶品事件的影响而提高产品销售推广力度并积极加强奶源安全的多重检测措施,使全年整体毛利率由2007年的22.5%调整至19.6%。

  同时,公司净资产由2007年的58.34亿元下降至2008年的47.38亿元,而债务权益比率(银行贷款总额除以总权益)上升至36.5%,较2007年上升32个百分点。

  不过,2008年集团仍在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合计年产能于2008年12月达557万吨,而2007年为478万吨。液体奶仍是集团的主要收入来源,共实现收入210.681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的88.3%。

  同样巨亏的还有光明乳业(600597),公司3月31日公布年报,由于“三聚氰胺事件”造成重大损失和费用增加,2008年公司实现净利润-2.86亿元,同比下降234.34%;每股收益-0.27元。

  将于4月30日公布年报的伊利股份(600887)此前也曾预计2008年将发生较大亏损。更值得关注的是,在公布年报之后,公司股票交易可能被戴上“ST”帽子。

  与此相反,另一家未受三聚氰胺波及的乳企——三元股份(600429)则以4075万元的净利润、0.06元的基本每股收益领跑上市乳企。

  乳业一季度有望回升

  自去年9月份爆发“三聚氰胺”事件以来,半年时间内,乳制品行业一直处于恢复增长中,且恢复速度大大超过预期。

  数据显示,1-2月,液体乳及制品实现销售收入214.8亿元,同比增长2.9%;实现税前利润14.8亿元,同比增长78.8%。税前利润率达到6.9%的高位,而去年同期税前利润率为3.6%。

  渤海证券闫亚磊表示,乳业收入正增长,同时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显示出行业已经进入了良性恢复的阶段。

  平安证券报告指出,原奶价格下降和终端价格回升促进行业盈利能力快速上升。随着供应刚性增长和下游需求短暂受抑,09年以来生鲜乳收购价格逐步下探;与此同时,乳品终端销售价格却相对坚挺。此消彼涨,乳制品生产企业前2个月的毛利率已回升至23.8%,税前利润率更是达到6.9%,一季度行业盈利回升已成定局。

  对于未来,业内预计,随着国家对乳制品行业治理整顿工作到4月10日结束、诸多行业性事件对消费者的影响开始减轻、盛夏即将到来等多种因素,冷饮乳制品会从4月份起逐渐进入产销量持续恢复期。

  不过,国海证券刘金沪也指出,前2个月乳业利润的飙升并不能认为是行业全面复苏并进入上升通道的拐点确认,行业仍处于洗牌进程之中,龙头公司的经营情况依旧需要跟踪观察。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