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 叶倩
由于3月份的CPI仍是负增长,中国和世界都有通缩的趋势,因此短期内信贷增加推动通货膨胀的风险并不大。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作出如上表述。
汤敏认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外银行存在贷款发放难的问题,我国银行贷款增加,乃全世界银行羡慕之事。另外,我国新增贷款增长速度快,也有受季节因素的影响。银行在一季度抢先发放贷款,可以收取全年利息。
面对银行信贷的快速增长,汤敏认为,一要注重贷款结构。调查显示,对解决社会就业问题起到很大作用的中小企业得到的贷款依然很少;二要注重贷款的质量。重新思考优良贷款的标准,给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大项目贷款应设定不同的标准,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三要有防范未来通胀的意识。历史经验数据表明,我国的通胀往往与农产品的价格上涨相联系,因此要密切关注农业和农产品生产。
对于3月份新增的1.89万亿天量贷款,汤敏说,通过基层调查,确实存在虚贷现象,但在贷款总额中占多大比重,目前尚不清楚。
在谈到是否需要对货币政策进行调整时,汤敏认为,由于国际形势变化非常快,并且货币政策作用的显现存在时滞,因此还需要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