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冶股份筹谋上市 有望6月港交所挂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0日 01:07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詹 铃

   身为国内央企中排名前30位的企业,中冶集团上市已是箭在弦上。

   点开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冶股份)的网站,在投资者关系一栏,赫然列着公司股价以及招股说明书等栏目,中冶股份对于上市的期待不言自明。不过,点击进入后,网页却显示一片空白。

   4月8日,一位接近中冶股份的人士向记者证实了上述判断:“如无意外,中冶股份将于本月向香港证监会提交上市申请,最早于6月即可在H股正式挂牌。”

   最后冲刺

   据上述人士透露,此次中冶股份计划在H股集资约30亿美元,相当于200亿人民币左右。在H股上市之后,再选择合适时机回归A股。其上市保荐人由摩根士丹利、花旗、中金及中信证券四家投行组成。

   “全球股市已经低迷了相当长一段时间,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球主要证券市场基本上都没有大的IPO,中冶股份的IPO对投行来说简直就是久旱逢甘霖。”一位投行人士说。

   而就在十几天前,中冶已通过了国家环保部关于上市环保核查的初步审核。

   “中冶股份向环保部发出了要求进行上市环评的申请,并提交了招股说明书等资料,经过环保部的核查,这方面基本没有问题,下一步就是向中国证监会提交正式上市方案及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上述人士说。

   据了解,中冶股份共有旗下23家企业30余个项目被列入上市环评申请中,其中大部分项目已投产,5个项目在建及准备建设,3个项目已停产或拆除,属于此次上市募集资金投向的项目有两个,分别是中冶陕西轧辊有限公司锻钢轧辊项目及中冶辽宁德龙钢管有限公司ERW焊管二期项目。

   “除上述冶炼项目外,此次中冶上市所募集资金的相当一部分将用于收购矿产资源。”上述人士说。

   受矿产及冶金产品价格大幅下降等因素的影响,2008年中冶集团实现利润45亿元,比2007年的72亿元下降了近40%。而自去年以来,全球股市都陷入低迷状态,中冶股份的首发能否获得理想的融资效果?

   “在这个时间段上市,能发出什么样的价格,的确是一个挑战,现在市场的估值水平肯定会比2007年高峰时降低不少,这个中冶管理层及国资委都有心理准备。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全球矿产价格的大幅下跌,中冶所募集资金的实际购买力不仅不会下降太多,甚至还有可能增加。这也是中冶股份选择在此时冲刺上市的原因之一。”该投行人士表示,“香港资本市场对于矿产资源股还是比较认可的,比如今年2月IPO的瑞金矿业就获得了67倍的超额认购,这也给中冶提高了信心。”

   此外,资金压力也是中冶急于上市的重要原因。

   由于近几年来,中冶集团在全球多个矿产项目上大手笔投资,其资产负债率一直处于非常高的状态。数据显示,中冶集团2007年资产负债率达到了83.2%,之前两年则分别是83.54%和97.43%。

   为缓解资金压力,2008年2月25日,中冶集团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了35亿元短期融资券。这是继2005年10月和2006年12月之后的第三次发行债券,数额是前两次之和。

   上市之路

   事实上,早在2007年,中冶就已经开始积极筹备上市事宜。彼时,无论是矿产资源价格还是股指均处于大牛市行情。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冶的IPO被拖延至今。

   “中冶上市前最艰巨的任务之一是回收数量庞大的职工股。”一位接近中冶的人士说。

   根据2006年新修订的《公司法》,上市前公司股东不得超过200人,超过该数的企业不能核准上市。

   中冶职工股的问题源于中冶集团2002年推行的改制。当时中冶集团下面很多设计研究院由于社会职能与经营职能不清,纷纷出现经营困难,甚至面临破产倒闭的窘境。而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中冶集团开始在这些子公司中推行整体分立式改制,也就是将企业的社会职能和经营职能分开,引入社会法人进行股份制改革。于是,这些研究院也就从中冶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变成了国有控股公司。在此过程中,中冶集团又在已改制的子公司中推行了高管及骨干员工持股。

   上述人士表示,“中冶在确定上市目标同时,便着手制定职工股的回购方案,但这一问题处理起来较为复杂,至2008年中,中冶集团旗下子公司的职工股问题才得以解决。”

   此外,由于中冶的资产包括大量矿山土地,而中冶集团希望把这些资产都尽量装入上市公司,有些矿山和土地由于刚购买不久,土地确权证等证件办理起来也需要相当的时间。

   因此,直到2008年11月29日,中冶集团才正式宣布引入宝钢集团作为战略投资人,共同发起成立中冶股份,迈出了股份制改革关键的一步。其中,中冶集团占股99%,宝钢集团占股1%。公司董事长由中冶集团董事长刘本仁担任。

   “中冶集团原来的上市计划是A+H同步发行模式,融资预计在400亿元左右。然而,到2008年下半年,全球资本市场陡降,A股更是冻结了IPO。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能考虑先转向H股,同时融资金额也缩水了近一半。”上述人士说。

   四大主业

   作为一家特大型央企,过去中冶集团的主营业务主要集中在冶金领域的工程建设和海外工程承包上,曾经承担了宝钢、武钢、攀钢、鞍钢等国家主要钢铁工业基地的建设任务。

   自2005年起,中冶集团在国资委的主导下开始实施战略转型,并确定了四大主业板块:工程总承包、矿产资源开发、制造以及房地产。

   据接近中冶的人士表示,此次纳入上市公司的资产将包含除纸业制造(主要是上市公司美利纸业000815.SZ)以外的上述四大板块主要资产,其中包括上市公司锌业股份(000751.SZ)。

   近几年,中冶在扩张海外矿产资源方面突飞猛进。自2004年,中冶先后收购巴基斯坦、阿根廷、阿富汗等地的项目资源。

   “中国国内有充足的冶炼能力,但相对来说资源对外依赖度较大。因此,在确立新的主业之后,中冶将打通冶金产业上下游作为其增强核心竞争力的着力点。主要依托其常年在海外市场承接工程项目的优势,在海外寻找资源项目。”上述接近中冶的人士说。“中冶在海外收购矿产时,往往会与国内另一家冶炼企业联合行动,这主要是由于中冶在冶炼加工能力方面有所不足,因此拉上冶炼企业,为所收购的资源运回国内提供稳定的市场。”

   而为了弥补冶炼能力不足的一缺陷,真正打通上下游,中冶也收购了一批冶炼企业。其中,最大的手笔便是以增资20亿获得了锌业股份母公司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51%股权。

   除了矿产资源项目外,中冶还投资了一批纸浆项目,主要包括日产200吨的缅甸大巴纸浆厂等。

   此外,中冶集团还计划进军太阳能上游产业。去年底,中冶集团与包钢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宣布将共同投资80亿元用于多晶硅的生产,计划投产规模达5000吨/年。

   “近段时间,国内许多大型企业都在谋求到海外收购资源,中冶在这方面却相对动作较少,这与资金压力不无关系,因此,这次上市就显得更为紧迫。”上述人士说。

   另外,除工程建设及冶金矿产相关领域外,中冶还涉足与冶金行业相关的技术装备领域以及房地产开发。其中装备领域主要包括中冶宝钢技术机械制造分公司、中冶陕压重工设备有限公司、中冶集团华冶设备制造厂等。

   而在房地产开发方面,中冶成立了一级子公司——中冶新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并相继组建了一系列子公司,其开发及建设的地产项目遍及国内及美国、新加坡、菲律宾等海外市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