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宏观经济渐显暖色的三个支撑

  ⊙陈波翀

  ⊙陈波翀

  

  对于市场而言, 4月通常是比较敏感和关键的时间窗口。因为这个时段,除了年报即将披露完毕,一季报或一季度业绩预告陆续登台外,更重要的还有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的出炉。今年这个时间窗口的意义更不一般,经历了自2007年四季度起连续五个季度GDP同比增速的环比下滑后,今年首季GDP增速当然尤为值得关注。市场等待的是,宏观经济究竟能否在一季度成功触底?

  G20峰会在全球各主要经济体之间达成了共识,即必须借助各国的共同力量,加强预警、协调和监测,搭建防范和对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国际平台。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即便是G20峰会的成果能顺利落地,我们也难以断言全球经济就此转身向上。数据显示,美国3月失业率高达8.5%,为1983年以来新高,非农就业人数较上月减少66.3万人。但我们依稀看到了美国经济可能在今年四季度复苏的些许信号。欧洲央行4月2日仅宣布降息25个基点,且并未公布购买金融资产的措施,不仅出乎市场的意料,也给市场注入了经济回暖的信心。

  再来看国内的宏观经济形势,部分先行指标渐显回暖迹象,进一步提升了一季度宏观经济触底的可能性。第一个支撑是,3月信贷投放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有消息称,3月新增信贷规模可能将超过2月,达到1.3万亿元左右。如此一来,则一季度信贷投放就将创下4万亿元的历史纪录,接近去年全年4.6万亿元的投放规模。而在温总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曾计划全年新增贷款规模在5万亿元之上,从一季度的实际投放数据来看,上述目标极有可能在二季度就被突破。此前,已有中金公司将2009年的信贷投放目标调高至8万亿元。不难预计,今年将是流动性极为宽松的一年,无论是中央政府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还是企业的新增投资需求,均能获得资金的有效支持。

  第二个支撑是,PMI首次跨越经济周期分界线。由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发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3月达到52.4%,为近期连续四个月回升,并六个月以来首次站上50%的经济周期分界线。一般情况下,PMI属于宏观经济周期的先行指标,指标值位于50%上方,预示着经济向好预期增强,50%以下则表明经济活动明显萎缩。表现较好的为与基建项目关联较高的机械设备,包括电气机械、交通运输和通用设备制造,并带动中上游的非金属和金属制品行业需求好转。

  第三个支撑是,发电量数据也有回暖迹象。继2月全国发电量同比有小幅回升外,3月上旬,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速在1%以上。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因为天气、假期等因素的扰动,2月的数据不具有太大的可比性。但3月中旬之后,全国发电量却同比下滑2%左右,导致全月发电量同比下滑0.7%。如果单纯从增长的角度来看,发电量指标仍然不值得乐观。但从月环比来看,近期发电量同比下滑的速度已大为减缓,不排除4月出现正增长的可能性。

  除了上述三个向好支撑,再加上新开工项目显著增多,信贷投放持续增长,汽车销售及房地产市场回暖等诸多因素,我们有理由相信,一季度的中国宏观经济曙光已现,接下来的二、三季度,GDP环比可望出现明显增长,并极有可能在三季度达到8%以上的同比增速。(作者系中国银行私人银行(深圳)投资顾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