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健芳 程志云
本报获悉,在前两个月高超万亿增长之后,3月份新增信贷额度仍达到1万亿以上。
抢项目、票据融资、长期融资比例过大仍是3月放贷中的主要问题,这些都加大宏观调控和银行坏账的风险。
据了解,信贷结构不合理已经引起管理层的重视,下一步货币政策或会转向结构性的调整。
数据飙升背后
早在3月底之前,市场就传出几种新增信贷的版本,第一种版本是3月前20天放贷8000多亿;第二种版本是8000亿-10000多亿;第三种版本是超过1万亿,在具体数据上,则有1.2万亿、1.3万亿和1.6万亿的不同说法。
然而,一位接近银监会的人士告诉本报,3月份前两旬的数据是4000多亿,但下旬增长会比较快,大约是上两旬的总额。该人士表示,整体上信贷增长还是比较快的。
如果3月信贷额度超过1.2万亿,那么,2009年前3个月信贷总额将近4万亿,这意味着前半年已经完成2008年5万亿信贷额度的80%。
信贷持续高增长已经改变一些人的预期。
在1月份1.62万亿的信贷数据出来之后,国内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信贷数据将维持前高后低的趋势。然而,现在很多银行人士对本报表示:“今年烧的这把火会让经济一直烧到年底,3月份会在1万亿以上,这个态势会维持下去。”
为什么信贷能够维持高增长态势?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地方政府和银行在抢夺和囤积项目。
“地方上看准了政策出台时间较长、信贷高速扩张一时半会儿下不来,同时为了把地方经济做起来,现在地方政府都在拼命争取项目。”工行投行部某经理说。
银行在中央政府推出经济刺激计划之后,都开始主动做大信贷规模,其中,与政府投资有关的项目仍是各家银行投放的重点,这些项目包括中央和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地铁配套工程等。很多银行还开始把很多表外的业务重新做到表内。
为了拿到好项目,银行之间争夺异常激烈。
“现在是好企业、大企业欺负银行,而银行欺负小企业、坏企业,为了能拿到一个好项目,银行竞争非常激烈。”上面那位工行人士说。
他以浙江交通投资集团(下简称交投集团)举例,在工行看来,交投集团是浙江最好的国企,工行特别想得到这个融资项目,但按规定利率下浮不能超过10%,利率没办法再优惠了,于是工行找到了当地的社保,希望与社保一起合作拿到这个项目。
由于社保可投资的范围非常窄,有3%的收益率就非常满意,于是工行给社保承诺3%的收益率,最终结果是:工行给交投集团部分贷款利率下浮10%,另一部分社保给了一个3%的贷款,这样整体的利率就下来了,工行最终拿到了此项目。
虽然工行在不断创新,但他们仍旧感叹。“现在建行已经超过我们了,他们做的很多。”
当然,做大信贷规模不仅仅是银行单方面的冲动,很多接受调查企业担心,万一下半年信贷重新紧缩了,资金就成了大问题,所以,现在企业宁愿支付一些利息提前拿到钱。
而且,由于前几个月份票据融资利率都低于三个月期的定存利率,企业也有激励进行套利活动。数据显示:从去年12月开始,票据融资占比就在不断上升。从去年12月份30.5%,到1月份的41.9%,上升到2月份46.8%。现在据银监会人士透露,虽然3月份票据融资占比没有攀升,但仍旧维持较高比例。
货币政策关键期
随着信贷额度不断上升,监管层开始担心信贷高增长背后的整体性和结构性问题。这些问题有:
第一是票据融资比较多,监管层也担心有部分流动资金信贷流入到了股市。
在1月份信贷数据出来之后,《财经》杂志的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就表示,最多有5000亿-6000亿资金进入了股市。现在,更多人表示,大量信贷资金并没有真正投向实体经济,而是在银行间流转或进入了股市,这也被这段时间股市流动性充裕所佐证。
第二个问题就是银行中长期的贷款增加后的风险。
银监会一些人士表示,目前对于地方财政能支撑多大规模的项目负债目前还没有定论,但随后他们会进行一些定量测评。商业银行给地方做贡献没有问题,但不可能让地方无止境地负债,规模增加了之后,这对商业银行也是个风险指标。
第三个问题就是前期大项目投放过快打乱了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节奏。
“4万亿的投资,现在商业银行今年新增信贷已经3万多亿了,地方重点项目投入比较快。但目前这种大项目集中投放信贷是暂时的,到下半年可能会造成后续的资源有限,需求不足的情况。大环境不好,很多民营企业投资意愿也并不是很强。”有银监会人士表示。
为了避免出现上述问题,银监会现在力推银行开展中小企业贷款,已经要求各家大银行必须设立中小企业事业部,在不良核销和税收方面,会陆续有一些相对宽松的政策出台。
就此,银监会部分官员的看法是,从长期来看,大型央企不缺钱,他们有更多的低成本的融资渠道。而中小企业是银行未来的必争之地。即使从宏观上而言,发展中小企业也是维持稳定和保就业的重要举措。
而且,考虑到释放过多的货币本身会带来诸多的后遗症,未来货币政策可能做出调整。上述银监会人士认为,现在宏观政策和货币政策也到了一个关键时期,是继续加猛药还是维持相对稳定成为争论的话题。
在具体调控手段上,一些监管人士已经认识到,现在调控的手段应该从单一的释放货币数量转向,应加快货币在实体经济中的流通速度,清理货币传导渠道。他们表示,货币政策其实还有比较大的空间,例如信贷扩张还有余地,还可以继续降息,继续降低存款准备金等等。
来源:经济观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