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亿美元债转股 中科智化险为夷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30日 02:22  第一财经日报

  匡志勇

  自去年11月以来闹得沸沸扬扬的“中科智风波”终于迎来转机。昨日,中科智担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科智”)董事长张锴雍与1亿美元债券持有人代表陈国敏正式签署协议,决定实施“债转股”,债权人持有的1亿美元债券转换成中科智的相应股份。

  与此同时,中科智与四大外资股东的尖锐矛盾也得到一定缓解,中科智与其中两个主要股东凯雷投资、花旗亚洲企业投资公司实现了和解。

  1亿美元“债转股”

  昨日,在深圳五洲宾馆召开的“中科智最新情况通报会”邀请了上百名金融机构、企业客户的代表参加。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会议并非中科智自己举办,而是由深圳市总商会主办。

  “中科智风波”的导火索是著名的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公司将中科智债券评级下调为Ca级。在媒体关注下,中科智中外股东纠纷、员工离职风波相继被引爆。部分金融机构开始谨慎对待甚至收缩与中科智的合作业务。为此,深圳市政府在去年11月20日专门召开了“化解金融风险,扶助中科智”专题会议,会议决定成立金融危机处理小组。

  在昨天的通报会上,中科智正式与1亿美元债券持有人签署“债转股”协议,成功实现债务重组。该笔债券为2006年11月26日在新加坡交易所挂牌发行,年利率10.5%,被11名机构投资人持有。关于1亿美元债券转化成中科智担保集团公司股份后所占的具体股权比例,张锴雍和债券持有人代表、天华联合有限公司陈国敏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都以“商务秘密”为由拒绝透露。另有中科智高管透露,目前债转股的大致框架已经决定,还有一些细节没有确定,债券持有人究竟将持有中科智多少股份目前还没有最终确定。

  与两外资股东和解

  昨天,由凯雷投资董事总经理祖文萃代表凯雷投资、花旗亚洲企业投资公司与中科智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正式宣布和解。另外两名外资股东亚洲开发银行、GE商务融资集团与中科智的和解尚未完成。据透露,目前实现和解的股东持有的股份占中科智总股本的86%左右。

  祖文萃和陈国敏都表示今后将更多地参与中科智的经营管理与运营,加强风险管理。

  “中科智风波”起源于其经营危机,但中外股东之间的纠纷,也加剧了矛盾的爆发与扩散。去年,外资股东收到一封来自中科智前高管的匿名举报信,称该公司财务造假。为此,2008年8月15日,外资股东在香港召集了一次特别董事会会议,部分外资股东直接提出要退股。

  此后,四家外资股东董事成立调查委员会,聘请普华永道和两家律师事务所,对中科智展开调查。去年8月28日,调查委员会采取激进措施,要求由普华永道接管中科智。张锴雍作为实际控制人自然不会同意,双方矛盾逐渐扩大并进入司法程序。9月5日,外资股东声称将以涉嫌财务包装、欺诈为由,以中科智担保集团为原告,在香港起诉张锴雍,查封其在中科智的股权作为诉前保全,并要求其通报个人财产。此后,随着事态发展,四位外资方派出的董事在10月8日宣布集体辞职。

  四大耀眼的外资股东,曾是中科智向同行“炫耀”的资本。亚洲开发银行是最早的外资方,在2005年4月投入1000万美元,目前其投资总额为1242万美元;紧随其后的是花旗亚洲企业投资公司,其投资总额为3090万美元;凯雷投资在2006年3月首次进入,此后增资,目前投资总额为3046万美元;GE商务融资集团入股最晚,在2007年9月一次性注资5000万美元。

  昨日,张锴雍同时声称将痛定思痛,今后将改善经营管理,完善治理结构,中科智要从做大战略走向做强战略。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